
近年来,俄中关系的特点是前所未有的信任和互动。 莫斯科和北京在大多数国际问题上都是统一战线,这不是关于被动支持,而是关于联合制定政治步骤。 在2011和2012的基础上进行军事技术合作。 几乎回到了1990-s的“黄金时代”,年交付量接近2十亿美元。 联合军事演习变得更加雄心勃勃,其特点是互动水平提高。
在新当选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三月访问莫斯科期间,这一关系的特殊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与胡锦涛的情况一样,莫斯科成为习近平作为国家元首访问的第一个外国资本。 在与普京的会晤中,强调了双边关系的特殊性,并就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供应大幅增加达成了协议。 该决定被确认为就向中国供应俄罗斯天然气达成协议,许多专家倾向于埋葬。
习近平访问了俄罗斯武装部队的作战控制中心,这一步骤主要是政治和象征性的 - 没有主要的供应协议。 武器 在访问期间没有讨论。 在政治上,俄罗斯和中国尚未准备好(也可能没有准备好)宣布正式的军事联盟,但在军事和技术领域,通过更复杂和更大规模的联合演习和增加的联系,为这种联盟示范性地创造了基本条件。这两个国家的军队。
人道主义联系,公共组织之间的联系以及教育领域的合作正在得到加强。 两国官员都认为,“中国威胁”是一个主要受益于美国的神话。 领导人强调,他们的政治关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莫斯科和北京永远不会将对方视为敌人。 中国可能面临的威胁是俄罗斯官员公开讨论的禁令之一。
与此同时,对俄罗斯武装部队重新武装进程的分析表明,东部军区在新技术的到来速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部队从欧洲俄罗斯到远东的作战行动是在俄罗斯举行的大规模演习的主要场景之一。 FSB发布的关于间谍活动刑事案件的大部分官方报道都涉及中国。 莫斯科明确限制中国对某些战略经济部门的投资。 显然,所有这些预防措施都不是直接关联,而只是对中国的俄罗斯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构成潜在威胁。 但即便是假设的中国威胁也是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的重要因素。
过去和未来
俄罗斯和中国缺乏“沉重” 历史性 遗产”,这将加剧彼此之间的敌对情绪。 沿着俄罗斯边界,没有哪个大国与该国的历史交战比与中国的交战少。
其中值得注意的军事事件包括在Erofei Khabarov和Onufrii Stepanov以及50中的Manchus指挥下的哥萨克人的冲突。 十七世纪,在1685和1686 - 1687中,两个中国围攻远东俄罗斯堡垒Albazin,以及1688年间对Selenga监狱的附庸清朝王朝的攻击未能成功。 根据欧洲战争剧场的标准,这些战斗的规模,每次涉及数百人时,俄罗斯人都可以忽略不计。 在iXhetuan 1899-1901的起义期间,俄罗斯参与了中国“八大势力的干预”。 它更雄心勃勃,但即使在这里,俄罗斯也不是主要的侵略者。
我们可以回想起在Damanskiy岛和Zhalanashkol湖上的1929(可能是双边关系史上最大的)CER的冲突。 很难找到两个这样的大国,这些大国并存超过300年并且战斗得如此之少。 俄中关系有着自己的黑暗和可耻的页面,例如布拉戈维申斯克大屠杀(1900)和在伊赫提起义期间在中国消灭正统的阿尔巴齐人。 但俄罗斯和中国从未发生过全面的战争,数十万个城市被杀害和摧毁。
“中俄不平等条约”,根据中国版本,大国领土被拒绝支持俄罗斯,可被视为内部政治宣传的一个要素。 它的支柱是“耻辱世纪”(1840 - 1949)的概念,当时外国人肆无忌惮地挫败中国。 当然,“耻辱世纪”概念中的主要内容不是违法者的个人构成,而是“耻辱”只会随着共产党在国内的到来而停止。
相反,针对西方的俄中互动历史悠久。 回到1858,俄罗斯试图向北京提供一批现代武器 - 步枪和炮兵 - 并准备派它的顾问教他们如何使用它们。 据说,重新武装起来后,中国人会为英国人和法国人安排血腥屠杀,因此俄罗斯会为他们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而报复。 这笔交易的失败只是因为中国皇帝的政治笨拙,他拒绝批准与俄罗斯签订的Aygun条约。 在未来,苏联俄罗斯在新民主党开始的民事和中日战争期间向国民党提供军事援助。 当然,这只是共产党在中国上台后发起的巨型合作项目的前奏。
1960-1970-ies在中国的反苏运动,在此期间成功创造了我国古代敌人的形象,并未表明存在深刻的历史冤情。 相反,这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即即使敌人是昨天的盟友,中国领导层如何轻易地操纵舆论,指导其选择的不满和侵略的累积指控。 勤奋,定期提醒人们“耻辱世纪”以及民族主义图案在国家意识形态中越来越多地运用,为民族主义的爆发创造了肥沃的土壤。 他们经常失去控制,然后中国领导层本身被迫跟随他们的领导。
在2012的尖阁群岛周围争端升级期间对日本商业的骚扰。 针对法国百货商店家乐福的大规模运动,惩罚法国在2008对西藏的立场。 对马尼拉实施制裁并定期出现在中国报纸上关于即将与菲律宾,越南和日本发生的战争。 我们从侧面看到这一切。 但是,如果仇恨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像菲律宾这样一个软弱无害的国家,那么没有人能够免受这种影响,唯一的问题是是否有足够的政治意愿。
预测北京的政治意愿至少会在10年代进行,没有人可以。 与俄罗斯一样,中国是一个拥有过渡政治体系的国家。 这被正式承认并载入党的文件中; 大多数节目演讲都包含即将进行的政治改革的规定。 这项改革将如何发展并能够使其得到控制?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和人口转变之中,就像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国家 - 二十世纪上半叶。 同样,他遭受了最强大的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教育和文化水平在城市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之间的差距。 一个深刻的意识形态危机加剧了这种情况,在这场危机中,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仍然被迫宣传,越来越依赖民族主义和大国。
对于欧洲而言,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导致外交政策和战争的曲折。 中国政府意识到发展和稳定面临的威胁,并正在采取措施,但目前的经济状况无法以高概率评估其长期成功。 在短短几年内,情况可能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的威胁将变为现实。 从中国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与俄罗斯的对抗没有意义 - 但在冷战期间对抗苏联也没有意义,这条路线是由毛泽东及其随行人员的思想决定的。 俄罗斯不能忽视这种可能性。
军事方面的问题
如果与中国发生碰撞,俄罗斯无论其军事建设力度如何,最初都将处于失败的边缘。 事实上,如果没有大规模使用核武器,而且在敌对行动的早期阶段,基本上不可能对西伯利亚和远东进行防御。
在世界地图上,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看起来和亚洲其他地区一样大。 但是,如果看一下人口密度,不难发现与中国接壤的人口稠密地区是一条长3公里,平均宽度不到200公里的地带。 北部地区不适合广大人口和全面经济发展。 捍卫狭长的土地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但是即使在这个地区,人口也很少,基础设施也不发达。 有三大主要公路横穿其领土,并将远东与俄罗斯其他地区连接-两条铁路(西伯利亚铁路和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和一辆汽车-赤塔-哈巴罗夫斯克公路,仅在2000年代就很难完成。 同时,跨西伯利亚铁路和Chita-Khabarovsk高速公路的许多路段都在中国边境附近通过,容易受到来自中国领土的炮火的伤害。 BAM的建立是在与边界相对安全的距离上付出巨大努力的代价,使得远东地区的俄罗斯局势更加稳定。 但是这条高速公路上有许多桥梁和隧道,可以被吹打 航空 和巡航导弹。
不利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薄弱始终是远东俄罗斯和苏联军事政策的决定因素。 他们发挥了关键作用,因为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超过日本的俄罗斯帝国拥有巨大的资源,在1904-1905年的战争中被击败。 自1930年代以来 苏联依靠对日的军事工业优势,随后又依靠中国,试图通过不断在远东维持一支强大的集团来弥补不利的地理条件,以保证在数量上(通常在质量上)超过可能的敌人,如果而不是人员数量。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悲惨的时刻,当国家的命运悬而未决时,远东地区的人口也没有低于1,1万人的水平(2人)。 坦克,3,1万架飞机和约9枚火炮系统。
1960年代与北京的对抗开始后,远东地区的苏联军事建设服从于类似的逻辑。 自1965年以来,苏联开始将师从内部地区转移到与中国接壤的军事区。 1960年代下半叶到1970年代初,只有贝加尔跨海军事区。 接收了10个师,其中包括1990个坦克师。 在260年,“ okok”号有3,1万人,3,9万辆坦克,200万门火炮系统和大约370架直升机。 远东军事区可供处置的人员约为6万人,5,8辆坦克,300万支枪和XNUMX架直升机。 就重型武器系统的数量而言,这两个地区可与该时期的整个五百万个解放军相媲美,远远超过其武器技术水平上的潜在敌人。 中亚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和太平洋地区的很大一部分部队是针对中国的行动。 舰队.
有了这一切,正如14多年来在ZabVO侦察中服役的中将弗拉基米尔·莱戈明诺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理解,在无核版本的军事冲突中将我们的部队分组的可能性绝不可能与对手的那些相提并论。派对。“ 苏联军队在无核冲突中取得成功的唯一,而且非常短暂的机会是在中国人将苏联军队分成几部分之前,迅速进攻,分解,包围和击败数字优势的敌人。 对于此操作的成功不可能有信心,特别是考虑到1970-x结束时1980-x的开始。 北京已经开始着手部署战术核武器。 与此同时,中国接受了对第一次不使用核武器的保留,据此可以用来对付入侵中国领土的敌人。
与欧洲军备竞赛同时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维持一大批军队无疑是苏联经济过度紧张和随后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后苏联的俄罗斯不可能希望维护苏联的远东防御体系。 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强国之一。 苏联拥有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的军备优势目前无法实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上任何国家(如果不仅仅是海上对抗的问题)。 今天,俄罗斯地面部队的数量少于300千人,即不到解放军地面部队的20%,与苏联时代不同,俄罗斯军队在火力方面没有优势。
另一个加剧俄罗斯远东军事局势的因素是精确武器的成本和广泛分布的急剧减少。 长期防御工事的广泛系统,在该国该地区建立了数十年,并使苏联国防部队保持稳定,已失去其意义。 所有俄罗斯的通用力量都是苏联曾在远东地区所拥有的一小部分。 如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无核对抗前景在新西兰人民解放运动中提出了问题,那么现在的情况看起来非常明确。 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去了1980-ies。 与中国签署减少和限制边境地区部队人数的协议。
从本质上讲,俄罗斯在与北京的军事对抗中唯一的无核王牌仍然是太平洋舰队。 俄罗斯核潜艇舰队的技术能力以及中国日益依赖海上贸易理论上使俄罗斯有机会对中国造成不可接受的经济损失。 显然,这无助于阻止潜在的中国攻势,但会提高解决与俄罗斯冲突的可能解决方案的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资金,总参谋部早在2003关闭的Vilyuchinsk(堪察加半岛)核潜艇的基地正在从2004大力恢复和发展。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开发工作由Vladimir Putin亲自控制,他曾多次访问该基地。 在Vilyuchinsk,未来大多数955“Borey”项目的新型核导弹潜艇和885“Ash”项目的多用途船只应该以此为基础。
一般而言,俄罗斯通用部队的建设是在明确说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的威胁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太平洋舰队,远东和部分西伯利亚军区的2010形成,联合战略司令部“东部”(东部军区)成为武装部队中最大的部队和资产。 尽管莫斯科和北京之间关系友好,但直接负责俄中边界防御的地区并不被视为战略性的死水。 这是一个积极的军事建设过程。 它占进入俄罗斯军队的新武器的很大一部分。 例如,地区空军成为升级的Su-27CM战斗机的主要接收者,该战斗机进入了22和23飞机战斗机团(Primorye的Dzemgi和Central-Corner基地)。 根据俄罗斯军方领导层的声明,最新的俄罗斯防空导弹系统C-400的第三团将部署在远东(前两个负责莫斯科的防御)。 该区还接收了苏-30М2战机,苏-25СМ攻击机,Ka-52攻击直升机,Mi-26重型运输直升机等设备。 在2011 - 2012中 超过该地区空军和防空所使用的军事装备样本的50%已经更新(更换为新的或升级的)。 每年都会进行演习,以便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向远东转移部队。 人们非常关注改进战略军用运输机的机队。 尽管如此,俄罗斯通用力量可以依靠的最大值是反映了以1969边界苏中冲突为蓝本或更大的武装挑衅。
俄罗斯对中国的防御基础是核武器,包括战术核武器。 中国因素可能解释了俄罗斯在控制和削减战略武器领域的许多方面。 俄罗斯不打算在没有其他核大国参与的情况下再与美国讨论削减战略核武库的问题; 它没有透露构成,也没有减少其战术核武库,而众所周知,大量资金用于开发。 中国因素似乎与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过去就俄罗斯退出中短程导弹条约所表达的观点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俄罗斯人对中国的恐惧反映了中国的担忧。 俄罗斯也是一个拥有过渡政治制度的国家; 俄罗斯的极端意识形态强大,“中国威胁论”享有相当的人气。 俄罗斯向西方国家阵营的过渡及其向美国盟友的转变将使北京处于极其困难和危险的境地; 中国原材料供应多元化的长期努力将受到阻碍; 中国在独联体国家的投资将受到威胁。 尽管俄罗斯无法对中国进行陆上入侵,但军事对抗以及美国在俄罗斯的基地出现的前景将要求中国在防空系统上投入大量资金,警告火箭袭击等,并可能导致重新部署。战略设施。 中国也将被孤立在国际舞台上,莫斯科是北京许多重要问题上唯一的重要盟友。
相互恐惧和外交政策
可能发生对抗的后果迫使俄罗斯和中国采取措施避免这种情况。 两国政府现在有意识地试图建立强大的经济,政治和人道关系,这将使冲突的出现极不可能,甚至是不可能的。 由于各方不愿牺牲短期经济利益,这些努力受到阻碍。 两个经济体的规模也存在差异,相互不信任,缺乏对另一方动机的理解。
在经济领域,俄罗斯对最大相互依存关系感兴趣,这应该成为政治关系的重要稳定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支持争取俄中贸易的快速增长。 在2012中,它达到了90十亿美元,预计在2013中将超过100十亿美元。 如果欧盟不被视为单一经济体,中国已经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根据2012的结果,中国在俄罗斯对外贸易额中的份额略高于10%,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额中的份额仅略高于2%。 然而,俄罗斯正在成为某些类型商品的重要供应国,随着中国努力实现原材料进口来源多元化,俄罗斯的份额将会增长。 除了将目前的石油进口协议扩大到2013结束之外,还可以签订合同向中国供应俄罗斯天然气。 煤炭对中国人越来越感兴趣;有可能增加石油产品和电力的出口。 与此同时,从中期来看,经济对两国关系的稳定作用仍然微不足道。
在政治上,各方寻求以各种形式和政治互动机制相互参与。 其中包括共同参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以及在联合国讨论国际问题时精简合作机制,包括定期举行内部结构协商,在安理会重要投票前协调立场等。
中国尽可能寻求消除俄罗斯对后苏联地区竞争可能性的担忧。 一些国家,特别是白俄罗斯过去曾试图利用中国作为对抗俄罗斯影响力的努力得到北京的冷遇。 在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访问中国期间,中国基本上接受了后苏联空间作为俄罗斯特殊利益区的承认,并在一份联合文件中表达了对莫斯科确保其在高加索和整个独联体的核心利益和安全的行动的支持。
在国防和安全领域,除了最近恢复到1990水平的大规模军事技术合作外,各方还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相互信任,包括联合演习,军事人员培训合作,情报信息交流等。 d。 在公众眼中,有意努力创造一个合作伙伴的正面形象,而中国已经进入这些努力,可能比俄罗斯更进一步。 现代俄罗斯文化在中国电视和广播中占有广泛的代表性; 中国媒体作为一个整体提供有关俄罗斯政治和经济形势的详细和有同情心的信息。 教育,科学和技术领域存在着广泛的俄中关系发展计划。 虽然建立一个真正坚实的俄中关系物质基础需要数年时间,但目前两国领导人打算完成这项工作,并不能保证成功。
* * *
由于其所有假设性质,中国威胁是决定俄罗斯外交政策和军事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使得与中国的军事 - 政治对抗将产生严重后果,即使莫斯科得到华盛顿的政治支持,也充满了巨大的风险。 因此,俄罗斯对在亚太地区与美国建立伙伴关系的任何想法持怀疑态度:这种伙伴关系并没有带来某些好处(至少美国显然不准备在可预见的未来为俄罗斯提供任何真正有吸引力的东西),但与巨大的联系有关。对未来国家的直接风险。
与中国关系的特殊性质意味着俄罗斯对原则不感兴趣,即使简单地指定其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地区争端中的作用。 莫斯科不希望在与北京的特殊政治关系和维护与邻国的互利经济合作之间被迫做出选择。 鉴于中国未来的长期不确定性,俄罗斯仍然不能排除中国对真实类别的威胁转变。 因此,俄罗斯需要在APR中保持与美国和美国盟友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渠道,必要时可以启动。
俄罗斯对今天的中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态度由弗拉基米尔·普京在接受今年10月17的三个联邦渠道2011采访时制定。 在回答有关中国威胁现实的问题时,普京表示,中国的愿望不是相邻地区的自然资源,而是世界领导地位,“在这里,我们不会与中国争论”。 “中国还有其他竞争对手。 所以让他们互相理解,“普京说。 他还指出,他们试图用中国的威胁来吓唬俄罗斯,“通常是我们的西方伙伴。” 俄罗斯寻求在中国方向获得对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同时避免全面参与日益增长的美中竞争,将本案所带来的所有利益都收获给第三方。 在1970 - 1980-ies的国际关系中也有类似的立场。 中国本身就占领了,正是北京巧妙地利用这一立场成为随后国家发展的最重要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