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FortyFive:俄罗斯核鱼雷“波塞冬”速度超越任何舰船

80 923 99
19FortyFive:俄罗斯核鱼雷“波塞冬”速度超越任何舰船

俄罗斯09852型特种核潜艇别尔哥罗德号装备的“波塞冬”核鱼雷,其速度可以超越任何舰船。

19FortyFive 门户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别尔哥罗德号潜艇能够携带多达六枚配备核弹头和核动力装置的“波塞冬”鱼雷。这些鱼雷能够对沿海城市和敌方航母打击群造成难以承受的破坏。此外,正如该文章所述,“波塞冬”鱼雷的射程几乎无限。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波塞冬”号鱼雷的具体参数,但据推测其长20米,直径1,8米。同时,“波塞冬”号完全不受现代防御系统的攻击。一旦发射,“波塞冬”号即可充当无人驾驶装置,远程操控,以高达190公里/小时的速度攻击目标。

核潜艇“别尔哥罗德”号于2019年下水。目前,该潜艇的具体性能尚未公开,但据公开消息称,其主要特点是低噪音航行。“别尔哥罗德”号将配备“波塞冬”系统,在太平洋服役。 舰队。因此,该地区的美国 AUG 无法感到安全。
99 评论
信息
亲爱的读者,您必须对出版物发表评论 授权.
  1. +7
    9 June 2025 11:27
    如果你仔细想想...鱼雷已经比船快了,除了小型且速度非常快的船只。
    1. +8
      9 June 2025 11:30
      这是我为菲利的苏贝德伊肖像画制定的议程和资金,当我看着它时,我开始被模糊的怀疑所折磨))顺便说一句,如果鱼雷没有追上船只,那将是一个数字))
      1. 0
        9 June 2025 16:33
        这是我为菲利的苏贝德肖像画进行的议程和资金筹措,当我看着它时,我开始被模糊的怀疑所折磨

        不只是你……
      2. +1
        10 June 2025 12: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至今),德国潜艇使用电动鱼雷,速度为20至24节,远低于当时和现代的驱逐舰、巡洋舰等的速度。
    2. -4
      9 June 2025 11:40
      虽然外国专家的这些结论都是猜测,对我们的武器有一定的恐惧,但另一方面,我们在军事条件下没有使用这种武器,比如现在,敌人可能会认为我们是佯装勇敢,特别是在乌克兰武装部队进入库尔斯克地区,并连续四年用无人机袭击我国领土,给我们造成一定的损失之后。

      敌人的这种千夫所指的战术,一方面使得我们没有理由使用威力更大、更厉害、更可怕的武器;另一方面,也使得敌人有理由在没有他们,也就是北约的直接参与的情况下,继续以这种局部战争的方式对我们造成伤害。 伤心
      1. 0
        9 June 2025 12:50
        敌人千里挑一的策略并不能给我们理由使用更强大、更严肃、更可怕的武器
        他们拥有的一切都很小,要么是蚊子舰队,要么是注射剂,但他们造成的损害却非常大……好吧,对于我们来说,因为我们没有任何小东西,所以它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使用我们国产的“驱蚊剂”,让这些小东西全部死掉……你看,美国人在日本使用了他们的产品,现在日本人全民都向美国祈祷…… am
    3. +12
      9 June 2025 11:41
      波塞冬比任何船都快

      引用:rocket757
      如果你仔细想想...鱼雷已经比船快了,除了小型且速度非常快的船只。
      我绝对不是潜艇兵,但我对“波塞冬”的理解是,它有着完全不同的作战用途。而且,在我看来,说没有船能“逃脱”它并不完全正确。没有人能像躲避普通鱼雷那样躲避它。
      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没有船能追上它。此外,据说它的深度是无法到达的。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波塞冬”甚至不完全是我们惯用的那种鱼雷。
      1. 0
        9 June 2025 12:16
        近日有消息称,别尔哥罗德号潜艇已加入俄罗斯海军服役。

        俄罗斯海军接收了K-329“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这艘潜艇不仅体型庞大,功能也十分独特。首先,它是俄罗斯核威慑体系的一部分,装备六枚搭载核弹头的“波塞冬”战略鱼雷。专家表示,由于采用核动力推进,这些鱼雷的射程几乎无限,速度也很快,既能打击航空母舰群,也能打击沿海城市。其次,“别尔哥罗德”号可以作为执行深海作战任务的小型潜艇的“母潜艇”。


        https://dzen.ru/a/aETbuE32L0xbWpX6
      2. -1
        9 June 2025 12:28
        我认为,“波塞冬”鱼雷的主要敌人并非舰船和潜艇,而是已经覆盖大西洋和太平洋出口(部分地区)的水声传感器网络。显然,如此尺寸和速度的鱼雷会被被动水声系统在极远的距离探测到。而一旦被探测到,尚不清楚什么能阻止美国人用他们的“波塞冬”(带翼)鱼雷轻松拦截我们的“波塞冬”。
        1. +5
          9 June 2025 12:58
          水下190公里/小时?你认真的吗?用什么?
          1. -2
            9 June 2025 13:06
            正如我所说,P-8“海神”可以发射多枚Mark 50鱼雷。速度不是问题,你只需将鱼雷沿拦截弹道发射到目标前方即可。
          2. +3
            9 June 2025 15:42
            Quote:渔夫
            水下190公里/小时?你认真的吗?用什么?

            是的,同样的反潜鱼雷,在碰撞航线上。幸运的是,制导不会有问题——以这样的速度,“波塞冬”号就能呼啸着飞过半个海洋。
          3. -1
            10 June 2025 04:16
            水下速度达 190 公里/小时?

            但这还远远不是极限。
            Shkval(高速水下导弹)参见维基百科 320 公里/小时。如此高的速度代价

            由于速度极快(200节),鱼雷产生大量的噪音和振动,从而掩盖了潜艇。
            较短的发射范围(仅高达13 km)揭开了潜艇的作用,这对生存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大行程深度(高达30 m)不允许潜艇在很深的地方被击中。
            冲压喷气发动机的冲量高于其他发动机,这可能会对潜艇的声纳造成损坏。
            鱼雷的头部无法安装自导头(GHS)——海水会从头部进入。
            使用常规弹头而没有制导器击中目标的可能性低。
      3. +1
        9 June 2025 12:57
        假设以这样的速度,它没有被拦截……对方根本没时间探测到,探测到之后也没时间拦截。就这样完了。
        1. 0
          9 June 2025 13:13
          例如,从北海发射的鱼雷以其最大申报速度需要30小时才能穿越大西洋抵达纽约。而当它经过GIUK走廊时,被探测到的概率高达100%。这难道还不足以组织拦截吗?
          1. SAG
            +2
            10 June 2025 00:52
            引用: 陆路
            例如,从北海发射的鱼雷以其最大申报速度需要30小时才能穿越大西洋抵达纽约。而当它经过GIUK走廊时,被探测到的概率高达100%。这难道还不足以组织拦截吗?

            你真的认为波塞冬号的发射会在没有任何掩护的情况下从大洋彼岸进行吗?! LOL
            那么,您认为为什么需要一艘航母潜艇呢?您认为“波塞冬”号潜艇的作业深度可以忽略不计吗?有消息称,这种自主导弹可以简单地放置在指定位置,在那里静静地等待发射信号数年,而且目前为止,这并非没有实现过…… hi
            1. -3
              10 June 2025 22:50
              真让人难以置信,人们竟然能写出如此明显的胡言乱语,却还装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你怎么能承认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会把一枚热核武器无人看管地丢在海里呢?这到底是有多蠢?
              其次,如果有人真的发疯并留下这样的炸弹,那么就会立即出现维护问题,即使是陆基导弹也需要定期维护,而这里是水下物体,还会出现通信、检查准备情况等问题。
              1. SAG
                +1
                13 June 2025 23:53
                Quote:Oldrover
                令人惊奇的是,人们可以以聪明的外表写出明显无意义的东西。

                我在这里强烈支持你! 非常好
                显然,您比将此功能纳入产品并宣布其的设计师更了解该产品的用途。
                我父亲从小就教导我,不要和这样的人争吵,要顺应他们的意见。祝你一切顺利。 hi
                1. -2
                  14 June 2025 09:20
                  明白问题所在吧,你提到设计师时,脑子里只有“声音”,只会说“记者”和“专家”。你的问题在于你不懂如何利用信息(从你提到设计师的大胆程度就能看出)。
                  好吧,其次,使用正常的逻辑,即使位于发射井中的导弹也受到可靠的保护,而你却认真地认为这种超级武器会被留在无人看管的海洋某处,好吧,伙计们,老实说,已经学会了批判性思维。
                  1. SAG
                    +1
                    16 June 2025 05:09
                    你真的认为这种超级武器会被遗弃在无人看管的海洋某处吗?

                    你吹嘘自己擅长处理信息。同时,你明显在编造虚假事实。你告诉我,我以为波塞冬会在哪些方面失控?(我们又忽略了深度问题)
                    附言:我读了你的评论,是为了学习如何处理信息。你脑子里的声音清楚地告诉你,要批判一切国内事物,赞扬一切西方事物。))) 这就是批判性思维吗? 非常好
                    1. -2
                      16 June 2025 09:47
                      ……告诉我,我以为波塞冬会在哪些地方不受制约?(我们又一次忽略了深度)



                      让我们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展示你从哪里获得的信息以及波塞冬的设计者输入的内容,你自己就会明白一切。

                      告诉我我认为波塞冬会在哪里不受制约?(我们再次忽略了深度)


                      好吧,你已经开始逃避了,让我提醒你一句话:

                      有消息称,这种自主导弹可以简单地 把它放在正确的位置,它会在那里等待信号开始几年,但事实是这还没有完成......嗨


                      现在已经在寻找第五个角,并且不再失去控制,而且存在一定的深度。

                      你脑子里的声音分明在告诉你,要批判国内的一切,赞美西方的一切。))) 这就是批判性思维吗?好吗?


                      我根本不坚持,这并不能抵消你最初从技术角度写的愚蠢之处。
                      1. SAG
                        -1
                        17 June 2025 00:24

                        好吧,你已经开始逃避了,让我提醒你一句话:

                        有消息称,这种自主火箭可以简单地留在所需的位置,在那里等待发射信号数年,而且事实并非如此,目前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嗨

                        这里哪里写着产品将不受控制?是不是我脑子里有什么声音在低语?你还觉得指责我推卸责任很正常。外人会读到这些,然后评头论足。
                        关于波塞冬使用方法的信息从何而来。我看了“Zvezda”节目和NPO Rubin的采访。好吧,这跟你没关系。看来总设计师应该亲自给你解释,并给出技术论证,否则他脑子里就一片空白了。原理很清楚。
                      2. -1
                        17 June 2025 09:31
                        我看了“Zvezda”的节目和NPO Rubin的采访。嗯,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争论。看来总设计师应该亲自向你解释,并给出技术论证,否则他脑子里就装了鬼。原理很清楚。


                        我以为您是从 Zvezda 电视台获得知识的,我没有其他问题了。
                      3. SAG
                        0
                        17 June 2025 00:36
                        如果您善于处理信息,您就能轻松解释为什么“别尔哥罗德”号需要投入巨资进行重大技术改造,才能搭载“洛沙里克”号深海探测车。我想,按照您的思路,答案应该是:用于与“波塞冬”号产品毫无关联的科学研究,而“波塞冬”号的运载工具恰好就是这种类型的潜艇巡洋舰。
        2. -1
          9 June 2025 18:14
          当速度达到190公里/小时时,数百公里外都能听到“波塞冬”的叫声。飞机的飞行速度超过190公里/小时,将使用核深水炸弹和反鱼雷对付核鱼雷。
          但“波塞冬”号宣称的射程可达数百至数千公里,如何进行制导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1. +3
            10 June 2025 07:47
            我们海军有一个名为GUGI的单位,他们通过公开来源研究海底。您认为我们有到海岸指定地点的海床地图吗?以下是如何到达指定地点的答案。这种方法长期以来一直用于航空领域。关于拦截,一切也都不太清楚。深水炸弹立即被淘汰,它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潜到大约一公里的深度(根据信息),而波塞冬号将在这个深度移动和机动。鱼雷仍然存在,但鱼雷的射程取决于其速度,因此,根据各种消息来源,MK-48的最大速度为55-60节,射程约为50公里。最大射程约为60-70公里,但速度为40-45节。也就是说,为了潜入1公里的深度,它需要5-7分钟(离开TA后不会垂直下潜)。现在,关于鱼雷制导,它们是由螺旋桨的噪声及其尾流引导的。现在,让我们考虑不同深度的水密度差异,以及不同深度的温度、水流方向和速度差异。棘手的问题是,是否至少有一个制导头能够在这种条件下工作。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声波在不同水层反射(回声)的影响。而且,制导头无法立即可靠地捕捉噪声。所以,似乎可以做到,但我认为命中的概率甚至不到0,5……大概就是这样。 hi
      4. +1
        9 June 2025 15:06
        所以没有人追逐鱼雷......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反鱼雷,模拟器和深水炸弹。
    4. 0
      9 June 2025 11:43
      rocket757
      今天,11:27
      如果你仔细想想...鱼雷已经比船快了,除了小型且速度非常快的船只。

      hi 我对波塞冬项目不太熟悉,但作者的意思是波塞冬的水下速度为 190 公里/小时,相当于大约 100 节。
      目前,最 高速军用水面舰艇批量生产 在水面位置,速度范围为30至50-60节(气垫登陆艇)。
      喷气式飞机的纪录有时会被创下,但都是个别案例,而且往往带来悲惨的后果。 士兵
      1. +3
        9 June 2025 15:11
        可能没有什么比 Shkval 水下导弹更快了……
        在水环境中快速移动是一项相当大的挑战……借助螺旋桨,速度受到限制。
        1. +2
          9 June 2025 15:23
          rocket757
          今天,15:11
          可能没有什么比 Shkval 水下导弹更快了……
          在水环境中快速移动是一项相当大的挑战……借助螺旋桨,速度受到限制。


          hi 每种武器在狭窄的应用和专业范围内都有优势;没有一种多功能武器可以适用于所有应用情况。
          “暴风”鱼雷导弹在某些区域存在射程和速度限制,而且噪音和振动较大,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现代化改造的原因。 士兵
          1. +1
            9 June 2025 17:46
            如果你仔细想想,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具有终极规模和目的的物体悄悄到达敌人的沿海军事基地并且......一般来说,会发生什么??? 士兵
            1. +2
              9 June 2025 18:04
              rocket757
              今天,17:46
              如果你仔细想想,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具有终极规模和目的的物体悄悄到达敌人的沿海军事基地并且......一般来说,会发生什么???

              hi 考虑到现代现实,使用“暴风”导弹可以打击最远 55 公里外的目标,由于信息保密,所以距离会稍微远一些,但预计会进行深度现代化,因此 SVO 已经稍微推迟了最后期限。
              而波塞冬是一种战略武器,其射程几乎不受限制,打击轨迹难以预测。
    5. -1
      9 June 2025 11:48
      但鱼雷无法在这么远的距离追击目标,而且它们也不是在这么远的距离发射的。
      1. +1
        9 June 2025 17:41
        他们为鱼雷配备了强大的能量源,速度和射程的增加是显著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种绝对的武器,尽管不是立即,但还是会找到应对的方法......然而,这些都是版本、假设、算命!!! 士兵
        1. +1
          9 June 2025 23:37
          但是文章提到了深度......我们是否有很多敌人能够洞察 500 米深处???
          1. -1
            10 June 2025 00:52
            嗯,目标都在岸上,对吧?敌人在长达数公里的海底断层边缘有很多目标?那里通常有几十公里长的大陆架,至少一百米深,甚至更浅。
  2. +7
    9 June 2025 11:29
    这些鱼雷能够造成不可接受的 沿海城市受损 以及敌人的航母打击群……
    因此,该地区的美国 AUG 无法感到安全……

    我希望位于东大西洋岛屿上的国家突然开始关心自己的生存,忘记俄罗斯、恐俄症、乌克兰和其他废话……
  3. +7
    9 June 2025 11:34
    如果从未使用过,这枚鱼雷有什么用呢?
    例如,据称前参议员萨维利耶夫的前妻和孩子住在伦敦。
    我认为不只有萨维利耶夫。
    1. +3
      9 June 2025 11:54
      在核对峙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刻。届时,外交官及其家属将撤离,所有公民将收到警告。当然,这对潜在的敌人来说非常紧张……
    2. +3
      9 June 2025 11:54
      如果从未使用过,这枚鱼雷有什么用呢?

      理想情况下,就像其他核武器一样,它永远不会被使用。
    3. +3
      9 June 2025 12:02
      Quote:警长
      如果从未使用过,这枚鱼雷有什么用呢?

      按照你的逻辑,所有战略导弹部队都是没用的,而且也用不上。
      Quote:警长
      例如,据称前参议员萨维利耶夫的前妻和孩子住在伦敦。

      如果发生什么事,这又能阻止谁呢?这位前参议员会不会为了保护他在伦敦的前妻而拒绝按下红色按钮?难道就想不出更新颖的办法了吗?这些论点简直是荒谬至极,牵强附会。
      1. 评论已删除。
        1. 评论已删除。
          1. 评论已删除。
            1. 评论已删除。
    4. -2
      9 June 2025 15:00
      你觉得,当谈到使用核武器时,最高领袖会考虑参议员们的妻子吗?我怀疑,森林砍伐时,碎片会飞出来。
      1. -1
        9 June 2025 15:46
        也许他们会考虑自己的事。他不是唯一做决定的人。
      2. 0
        10 June 2025 00:53
        这并非我们核三位一体首次遭受攻击。而且这个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显然,这个问题本身就很难被提出来。
    5. SAG
      -1
      10 June 2025 00:56
      Quote:警长
      如果从未使用过,这枚鱼雷有什么用呢?
      例如,据称前参议员萨维利耶夫的前妻和孩子住在伦敦。
      我认为不只有萨维利耶夫。

      你听说过核威慑吗?去读读吧,这真是个有趣的话题! hi
  4. -5
    9 June 2025 11:34
    体型庞大、噪音大、速度快并不意味着机动性强。此外,“无敌性”也受到质疑,因为动能武器(在早期探测的情况下)对航向的影响尚未消除。
    1. -3
      9 June 2025 12:59
      波塞冬只是机动性强...而且他的速度不同...你将无法摆脱它。
    2. 0
      9 June 2025 13:04
      好吧,即使你提前发现了它,你会用它做什么呢——它的运动速度和深度是任何现存的破坏手段都无法比拟的。
      1. +6
        9 June 2025 13:26
        世界各地海洋的深度各不相同,差异巨大。“即使事先探测到”——SOSUS、其他北约反潜系统、水声浮标。以如此速度在水下行驶的装置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考虑到环境特性,这种噪音会传播到很远的地方,以至于从1970世纪50年代开始,早期探测就成了一个难题。如果标准的AUG手段都无法探测到如此庞大的物体,那么它们也只是在玩弄了大约XNUMX年而已。
        至于摧毁手段——反碰撞鱼雷、核弹头鱼雷、碰撞深水炸弹。本质上,所有这些手段都与打击敌方潜艇相同。因为该产品本质上是一艘潜艇,其优势之一是速度,劣势之一是噪音,而这些优势将被用来摧毁该产品。

        我理解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兴奋之情,但北约拥有强大的、多层次的反潜防御系统。他们无需大规模研发新系统来应对这种威胁——只需改进旧系统即可。
        1. +2
          9 June 2025 15:09
          这是有争议的(纯粹理论上)。
          反鱼雷即将发生碰撞

          不会马上。反鱼雷的设计目的是摧毁非制导直航鱼雷,这类鱼雷的航向是预先计算好的,并且会被拦截。“波塞冬”可以改变鱼雷的航向和深度。
          带有核弹头的鱼雷

          如果不是因为一个“但是”,现在情况已经更接近了:
          冷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从其舰艇上拆除了战术核弹头,并很快停止在水面舰艇上使用所有核武器。然而,美国仍然保留着一些用于摧毁目标的核弹头。

          碰撞航线上的深水炸弹

          鱼雷也是如此。此外,GB最初的设计目的并非针对高速目标。它们的目标是敌方潜艇,而潜艇的速度明显慢得多。
          1. +2
            9 June 2025 15:49
            引用自:DirtyLiar
            波塞冬可以改变航向和深度。

            在 100 节的速度下,波塞冬只会在撞击的瞬间探测到鱼雷。
            是的,除了常规鱼雷外,还有带有 SBCh 的反潜导弹。
            引用自:DirtyLiar
            他们的目标是敌方潜艇,其速度明显较低。

            但宗教不允许美国人根据目标的速度重新计算反潜导弹的领先点。
            是的,对于潜艇来说,“明显更低”指的是40-45节。美国海军的反潜战是为了对抗661和705项目等武器而建造的。
          2. +1
            9 June 2025 16:02
            再次强调,这纯粹是理论上的——考虑到远程控制水下物体存在一些“困难”,“波塞冬”号将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行动,不太可能为其配备任何重要的态势感知手段和强大的智能填充,使其能够根据情况做出反应并通过人工智能灵活地做出决策。不,这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即使没有这些,这艘“黄金”“波塞冬”号也会变成钻石级的,变成一艘极其昂贵的人工智能潜艇,里面塞满了昂贵的“单行道”设备。因此,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因此所有这些“机动”都将在给定程序的框架内,沿着或多或少预先规划好的路线进行。它的态势感知能力以及“根据情况”做出的调整(可能)会受到严重限制,原因包括设计、重量、尺寸、经济等方面,并且明显不如潜艇和驱逐舰,因为这些系统的设计初衷并不考虑价格和经济性,而且它们的可支配性也并不明显。
            我的意思是,波塞冬很可能不会在或多或少近距离(使用缆导鱼雷或反鱼雷的距离或它们的噪声制导类似物的距离)内主动机动,而且最有可能的是,这种“机动”是沿着预先知道的路线向固定目标进行远距离机动。
            也就是说,我对“波塞冬”在被提前探测到且反潜防御系统有时间做出反应的情况下的“不可拦截性”持怀疑态度。原因很简单,“波塞冬”本身很可能拥有足够的手段来探测到自己被探测到(呵呵,重复),并且不会改变其行动路线。它会按照程序行事。
            现在,关于一些特殊的深度——想象一下,一个产品在密度极高的介质(甚至相对于空气而言)中以极高的速度飞驰,并在垂直机动过程中被迫克服这种介质性质的显著差异(不同海洋层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显著的压力差异(这要糟糕得多),并且跨越很长的距离。对于真正的结构材料来说,在这样的介质中长距离高速垂直机动可以说是充满挑战的。鉴于此,我再次怀疑它的垂直机动程序是否会如此活跃,以至于它会在1000到200米的范围内疯狂循环。它可以做到这一点,但真的会吗?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它的筛选限制,它将如何决定是否启动这个算法?
            但是,假设我们有一些 AUG 的坐标 - 无论如何,当它接近它时,首先,它会在超过苏联核弹头鱼雷探测范围的距离被探测到(由于噪音)(由于尺寸,速度,反潜战系统的发展差异),美国人会为这种情况做好准备(毕竟,他们正在算法上准备击退带有核弹头的鱼雷的攻击?),最后,当它接近时,波塞冬号将被迫上升,因为很明显,在很深的地方爆炸会减小杀伤半径。考虑到速度,波塞冬号将被迫提前上升,换句话说,它不会在纯粹物理上处于反鱼雷系统(任何类型)破坏范围内的一些奇妙的深度。

            至于P自身的态势感知能力,这无疑是一个弱点,因为即使P拥有强大的火力,它仍然需要瞄准某个目标。如果说在静止目标情况下这个问题还好,那么在AUG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因为AUG会移动、机动,并会使用各种主动手段来探测P,例如制造虚假噪音。在这种对抗情况下,P的应对能力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从同样的电子战经验中我们知道,用双管猎枪直接击落野猪并不总是必要的,你可以简单地欺骗它。

            最后,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常规手段,但“波塞冬”导弹是一种有条件的常规手段(例如“阿玛塔”导弹)。我们正在评估美国人对抗“有条件的常规”导弹的一些常规手段。正如你们所理解的,他们在这方面也并非懒汉,他们一了解到P导弹的存在,就开始以新产品和改进型的形式开发各种压制手段。考虑到他们已经拥有非常高质量的探测手段和各种平台,对他们来说,对抗P导弹不仅是一项发展,而且也不是什么“根本性问题”。
            这只是一项技术任务,仅此而已。
            1. -1
              9 June 2025 19:34
              另外,纯粹从理论上讲,我会让“波塞冬”以低速悄悄接近AUG,使其与目标保持理论距离,然后释放通信浮标并进行瞄准。之后,它会以最大速度进行攻击,并采取主动机动,使拦截变得困难。考虑到弹头的强大威力,敌人将没有时间躲避。弹头受到防护,如果鱼雷本身受损,也会爆炸,这在近距离也会对AUG造成一定伤害。
              如果在第一艘波塞冬之后还有第二艘,那么敌人可就麻烦大了。
            2. -1
              9 June 2025 22:13
              这只是一项技术任务,仅此而已。

              光纤卷轴,嗯?如果小型无人机都能轻松拖动卷轴15-20公里,那波塞冬能带什么样的卷轴呢?而且从成本上看,它听起来也没什么“亮点”。但它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
              1. -1
                10 June 2025 13:49
                那么波塞冬的失败将包括击败电缆,这大大简化了敌人的任务。
          3. 0
            10 June 2025 00:35
            1. 事实上,反鱼雷的设计目的之一是打击水下机动目标。为此,从潜艇发射的鱼雷配备了遥控功能,发射后可以重新瞄准。此外,它们还配备了导引头,这大大简化了打击此类高噪声目标的任务。如果“波塞冬”号进行机动,它很可能只会按照程序进行,或者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接收到船体上的主动声纳信号,它也会进行机动。如果没有接收到,它不太可能“感知”到自己已被探测到。
            2. 当美国准备进行作战行动时,什么会阻止他们把核弹头送回舰船上(我们认为战争已经开始,因为波塞冬显然不是先发制人的打击武器)?
            3. 怎样才能阻止美国人将目标(波塞冬号)的运动要素引入战斗信息和控制系统,并在其咬合处以一定的提前量投放两枚装有核弹头的深水炸弹?
        2. +3
          9 June 2025 15:45
          Quote:内尔·沃登哈特
          如果标准的 AUG 方法无法探测到这样的庞然大物,那么他们就只是玩了大约 50 年而已。

          我们还得去AUG。第一个挡在我们波塞冬面前的,就是他们的“波塞冬”——R-8。以它们的速度,沿着航线前进,并在发生碰撞时投放PLAT进行拦截,绝对不会有问题。

          是的,我想知道——波塞冬在100节的速度下如何探测周围的物体?AUG攻击的目标指令由谁来下达?
          1. -2
            9 June 2025 16:16
            我没有内部消息,所以我纯粹是根据经验推理的 - 可以组合某些方法,以接收最少的外部命令(来自相同的“Goliath”和类似的命令),从而对区域进行一些校正,以及在区域内进行近似瞄准的一些方法(例如水声学)。
            从别尔哥罗德发射到某个区域(例如AUG所在区域)后,我看不到任何其他能实现更高或更低精度瞄准的解决方案。这两种方案都非常有限,设备本身的定位也同样如此——由此我谨慎地得出结论:波塞冬系统在战时对抗AUG的能力较弱,或者它的发射必须在极短的距离内进行(这也降低了它的价值)。
            很多内容可以基于过去 20 多年来长波传输和接收领域进展的扩展想法,特别是接收天线的大小、每秒可传输的数据量(考虑到运动和冗余)、接收深度等。
            也许通过卫星-协调中心-长波-波塞冬连接进行这种校正是可行的,或者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完全是“忘掉它”——我不知道:-) 可能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相当秘密的 wassat
            1. +1
              10 June 2025 10:26
              Quote:内尔·沃登哈特
              很多内容可以基于过去 20 多年来长波传输和接收领域进展的扩展想法,特别是接收天线的大小、每秒可传输的数据量(考虑到运动和冗余)、接收深度等。

              物理学是无法欺骗的。深度接收的能力是以巨大的天线尺寸和缓慢的数据传输速度为代价的。
    3. 0
      9 June 2025 23:41
      那么这种速度的深度在哪里呢?就像孩子一样……
  5. -6
    9 June 2025 11:42
    我知道另一个国家容易出现 wunderwaffes......
    1. -5
      9 June 2025 12:00
      让我猜猜——美国、广岛和长崎?这看起来是个不错的结果——日本人还在舔着美国的各个部位。
  6. -2
    9 June 2025 11:45
    这种鱼雷射程无限,为什么还需要运载器呢?运载器可以从鱼雷发射基地发射。考虑到它的隐身性能和体积,它一定能够击穿潜艇,到达目标。“别洛格罗德”号是一艘体型巨大、噪音极大的老式潜艇,是理想的攻击目标。
    1. -1
      9 June 2025 12:01
      如果这种鱼雷的射程不受限制,为什么还需要运载器呢?

      我将引用经典来回答:
    2. -4
      9 June 2025 13:40
      引用自:FoBoss_VM
      这种鱼雷射程无限,为什么还需要运载器呢?运载器可以从鱼雷发射管发射。考虑到它的隐身性能和尺寸,它一定能够击穿潜艇并击中目标。“别洛格罗德”号是一艘体型巨大、噪音极大的老式潜艇,是理想的攻击目标。

      需要运载工具将设备运送到发射点。当然,也可以从基地发射,但这样设备的“飞行任务”会更加复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编写、检查和协调。人工智能的任务应该更简单,这样才更可行。
      那么,噪音和老旧噪音又如何呢?潜艇发出的噪音令人恐惧,但并不总是坏事。
      1. -1
        9 June 2025 17:29
        别写废话🤣什么飞行任务有难度?
        1. +2
          9 June 2025 17:37
          引用自:FoBoss_VM
          别写废话🤣什么飞行任务有难度?

          你们会把水下航行器直接从基地发射到目标吗?不是沿着航道和障碍物内的通道,也不是沿着海峡,而是直接穿过所有的堤岸和岛屿?航行器会在基地直接爆炸,到达最大深度,还是会在从发射点到目标的半米深处潜行?这一切都是“飞行任务”。你知道海军的水文部门是什么吗?
          1. -2
            9 June 2025 18:06
            我非常了解水文服务是什么。我是一名职业潜艇军官,我认为在所有航道和通道上部署该设备绝对没有问题,因为它们的坐标都是已知的,精度高达半米。多亏了你提到的这项服务。好吧,上帝保佑,你当然可以从那里看得更清楚。
            1. +1
              9 June 2025 18:14
              引用自:FoBoss_VM
              我非常了解水文服务是什么。我是一名职业潜艇军官,我认为在所有航道和通道上部署该设备绝对没有问题,因为它们的坐标都是已知的,精度高达半米。多亏了你提到的这项服务。好吧,上帝保佑,你当然可以从那里看得更清楚。

              那么,您怎么就不能接受水下航行器必须以某种方式导航(不像潜艇那样由船员操控,而是独立导航)呢?总得有人给它写个程序,输入转弯点的坐标、航行深度和速度,还是说您打算把神风特攻队的导航员也塞进这艘“波塞冬”里?
              1. -1
                9 June 2025 18:19
                正因如此,“波塞冬”号不需要任何航母。原则上,它可以离开马加丹或扎韦特伊利恰,悄无声息地、尽可能隐蔽地抵达预定地点。而且也无需费力地使用航母,因为这些航母很容易被发现和摧毁,连同船上的船员和所有“波塞冬”号。
                1. +1
                  9 June 2025 18:26
                  引用自:FoBoss_VM
                  正因如此,“波塞冬”号不需要任何航母。原则上,它可以离开马加丹或扎韦特伊利恰,悄无声息地、尽可能隐蔽地抵达预定地点。而且也无需费力地使用航母,因为这些航母很容易被发现和摧毁,连同船上的船员和所有“波塞冬”号。

                  问问自己,如果你需要载体,设备能独立完成一些复杂的路由吗?也许开发人员决定稍微简化一下任务?
    3. -2
      9 June 2025 17:56
      这些基地可以受到先发制人打击的掩护。而执行战斗任务的潜艇却只有天知道在哪里,敌人很难同时摧毁它们。好吧,理论上是这样,但现实情况只有天知道。
      1. 0
        9 June 2025 18:15
        好吧,你以为那是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但自从SOSUS、宙斯和海蜘蛛的史前时代以来,整个太平洋的作​​战部署区域都受到潜在敌人的监视。尤其是我们潜艇从克拉舍宁尼科夫、堪察加半岛北部到千岛群岛最南端的出海路线。因此,秘密将别尔哥罗德运到发射区将非常困难,尤其是考虑到托夫海峡上几乎没有沟壑系统。
        1. 0
          9 June 2025 23:46
          为什么只占领太平洋???没人取消北极
  7. +2
    9 June 2025 12:08
    低噪音运动与水中高速运动格格不入。空化现象在140公里/小时左右开始出现(无论安装何种推进器),甚至可以说,这已经是整个太平洋的噪音了。
    1. -1
      10 June 2025 05:09
      他为什么要把它加热到最大?时间还很充裕。让他慢慢地拍,但要用柔软的爪子。
  8. -1
    9 June 2025 12:24
    引用自:FoBoss_VM
    贝洛格罗德号是一艘巨大、嘈杂的老式潜艇,是一个绝佳的目标。

    2019年已经很老了?
    1. 0
      9 June 2025 13:14
      引自巴勃罗·布莱德
      2019年已经很老了?
      嗯,现代人就是这样。最近我去商店买手机壳和保护膜,卖家的回答让我很失望——“你的型号太老了,你什么也找不到”。我的智能手机已经用了四年了。
    2. +1
      9 June 2025 15:51
      引自巴勃罗·布莱德
      2019年已经很老了?

      该舰于1992年根据80年代初的设计安放龙骨。改装为“海神”号航母时,其建造进度已达75%。
      1. -1
        9 June 2025 21:01
        引用自:FoBoss_VM
        只是为了好玩,谷歌一下别尔哥罗德是哪一年建造的。

        我在谷歌上搜索了一下。有人有更新鲜、更现代的东西吗?
    3. 0
      9 June 2025 17:27
      2019年跟这有什么关系?随便找个谷歌搜索一下别尔哥罗德是哪一年建的。
  9. +1
    9 June 2025 12:27
    我并不反对“海神”计划,但我们还有波罗的海和黑海。想想办法从喀琅施塔得和加里宁格勒海岸炮轰整个欧洲吧。
    1. +2
      9 June 2025 12:38
      这类武器已经存在,例如RS-28。既然没有真正的防御大规模洲际弹道导弹的措施,为什么还需要核鱼雷呢?这多少有点让人费解。
      1. -1
        9 June 2025 13:02
        核鱼雷可以冲走整个舰队,重点在于海啸......比核打击还要冷......水不是空气——如果水很多,就无法保证免受其害。
        1. 0
          9 June 2025 13:09
          舱壁上只有水击痕迹和人脸印。宝丽来照片,真人大小。
        2. -1
          10 June 2025 13:56
          如果你把鲟鱼切开,波塞冬号就不会引发海啸。海啸需要岩石圈板块的移动,而成千上万的波塞冬号本身就蕴含着能量。
    2. 0
      9 June 2025 13:15
      从那里开始,伊斯坎德尔和卡利布尔覆盖了一切。
  10. +2
    9 June 2025 12:36
    那么,谁真的认为可以在水下高速且无声地移动呢?
    1. -1
      9 June 2025 13:00
      如果我们不关注100节的最高速度,而是讨论最有可能的速度,假设为10-20节,那么动力装置的尺寸将适中,冷却剂采用自然循环,并且通常可能非常安静。在这种情况下,探测一个尺寸为20x1.8米的设备应该比探测一艘正常大小的潜艇困难几个数量级。
      1. +1
        9 June 2025 15:53
        引用:agond
        如果我们不关注 100 节的最大速度,而是讨论最可能的速度,那么我们假设 10-20 节

        ……我们可以忘掉“击败AUG”的幻想了。而且,关于使用“波塞冬”攻击海岸的问题也值得商榷——等他们到达海岸时,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一个月。
  11. 0
    9 June 2025 13:07
    他们已经抄袭了现场测试的声学剖面图了吗?他们从哪儿弄来的这些知识!
  12. -1
    9 June 2025 13:34
    可怜的阿维克人。已经为这些肥牛准备了那么多东西,它们在第一轮攻击中就能全部被打得落花流水。它们本来是用来轰炸当地人的,但士兵们却证明你们在撒谎,在胡闹,竟然派了不止一架来维修。如果他们有普通武器怎么办?!
  13. +3
    9 June 2025 16:51
    事实上,波塞冬(Status-6)并非旨在摧毁AUG。它应该摧毁沿海城市和其他物体……尽管……
  14. -1
    10 June 2025 00:48
    我认为它的使用策略是以最大深度和尽可能最小速度潜入海岸线。然后,你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以最大速度投掷到目标。
  15. 0
    10 June 2025 02:32
    是的,我们的国家到处都是效率可疑的奇葩武器。各位论坛成员,请告诉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关于这款产品的信息,包括分析、计算和建模结果,但一定要是真实的,而不是那种装腔作势、炫耀性的,比如“砰砰砰,世界就崩塌了”。
  16. 0
    10 June 2025 04:21
    首先,没人真正了解所谓的“波塞冬”,所以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它有折叠式驾驶座椅,机舱里有迷你冰箱和电视等等。
    其次,任何现代鱼雷的初始速度都比舰船快。否则,它们很容易被躲避。
  17. +1
    10 June 2025 04:29
    Quote:faridg7
    引用自:FoBoss_VM
    正因如此,“波塞冬”号不需要任何航母。原则上,它可以离开马加丹或扎韦特伊利恰,悄无声息地、尽可能隐蔽地抵达预定地点。而且也无需费力地使用航母,因为这些航母很容易被发现和摧毁,连同船上的船员和所有“波塞冬”号。

    问问自己,如果你需要载体,设备能独立完成一些复杂的路由吗?也许开发人员决定稍微简化一下任务?

    关键在于,即使不知道技术规格和性能特征,你也能反复猜测。例如,当美国人有机会翻看一架被盗的米格-25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他们之前对这架外形非常窄的飞机的评价要高得多……
  18. +1
    10 June 2025 04:35
    引用自:FoBoss_VM
    正因如此,“波塞冬”号不需要任何航母。原则上,它可以离开马加丹或扎韦特伊利恰,悄无声息地、尽可能隐蔽地抵达预定地点。而且也无需费力地使用航母,因为这些航母很容易被发现和摧毁,连同船上的船员和所有“波塞冬”号。

    你知道飞机中继器上用于与潜艇单向通信的可伸缩天线有多长吗?一枚笨鱼雷可能无法理解信号,或者错误地理解信号并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航行,这难道不让你感到害怕吗?尤其是考虑到当今电子技术落后了30年。
  19. +2
    10 June 2025 15:01
    我们的地缘战略家是否有足够的灵魂去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