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坦克特征
“640项目”或“黑鹰”也许是国内坦克制造领域最著名的项目之一,由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厂于上世纪90年代开发。它在四分之一个多世纪前首次向公众展示,如今仍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兴趣,这要归功于在现代战斗中非常有用的设计解决方案。
确实,近几年来,“黑鹰”被媒体提及的次数异常频繁。他们颂扬其特点,并传播有关这些机器即将抵达前线并投入批量生产的坦率故事。锦上添花的是《军事观察》杂志最近发表的声明,称鄂木斯克打算发布全新的 坦克,许多人认为这是“640计划”复兴的暗示。
好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黑鹰没有大规模生产,而且从来没有大规模生产过。正如国防部2009年报道的那样,该坦克的开发生产和研究工作没有政府订单。 “640 项目”的所有活动都是在鄂木斯克“Transmash”独立倡议的框架内进行的。
黑鹰坦克的运行模型,采用 T-80U 底盘制造,配有六个负重轮。 1997 年推出。
在该企业破产并随后被乌拉尔车辆公司吸收之后,坦克项目本身最终与著名的以Burlak主题设计的统一战斗室一起被搁置。因此,没有谈论现在的“鹰” - 只是谈论可能的未来,如果它的发展将用于他们计划在未来建立的“八十年代”的生产。
顺便说一句,这些发展确实值得关注和实施。
这不是电子设备、保护系统或发动机的问题,根据公共领域公布的专利,与现有国产坦克的设备相比,这些设备看起来相当不错。更重要的是结构元件形式的基本要素,得益于此,鄂木斯克团队成功消除了当前苏式战车固有的最大缺陷,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其中至少有三个。
黑鹰坦克的原型,建立在带有七个负重轮的底盘上。 1999 年推出。
运输充电模块
也许苏式坦克(包括 T-64、T-72 和 T-80)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弹药与载人舱之间缺乏隔离。所有单独装弹的弹丸和可燃弹药筒中的推进剂装药形式均位于车体内部 - 坦克架、自动枪支装填机构和额外的储藏室中。
一方面,这种解决方案可以通过降低弹药架被破坏的可能性来增强航向机动角度时对弹药架的保护。
另一方面,它把坦克变成了天然的火药桶,如果这次失败真的发生,船员几乎没有生存的机会。然而,由于这个原因,车辆本身经常变成一堆废金属,炮塔被撕毁,车体被炸成碎片。
从船尾看黑鹰号运输装载舱
在黑鹰中,通过将所有弹药移动到炮塔后部的可拆卸运输装载模块中来解决这个缺陷,该模块与战斗室完全隔离。它还装有一个自动纵向装载机构,带有一条容量超过30发的传送带,通过模块顶部的舱口装载。
传送带中的弹丸沿着火炮纵轴的方向放置,并通过一个由装甲百叶窗封闭的孔连接到后膛,并且仅在弹丸装载期间打开。因此,乘员与开放式弹药架的接触很少——事实上,这是美国坦克中“装甲百叶窗”的一种自动类似物。
TZM 的俯视图:1 – 火炮,2 – 炮塔,4 – 炮塔顶部,27 – 带盖的附加装载舱口,28 – 两个带盖的舱口,用于在紧急爆炸时引导爆炸波,93 – 装甲外壳传送带止动器驱动机构和打开盒式磁带。
TZM的侧视图:1 – 火炮,4 – 炮塔顶部,8 – 炮塔结构前壁,9 – 炮塔结构后壁,10 – 炮弹,11 – 接收盘主体,43 – 弹匣框架,92 –冲压机构主体,93 – 输送机止动器和盒式磁带开口的驱动机构的装甲外壳,94 – 可移动导轨。
运输装载模块的顶部还有两个弹射板,其设计目的是在火药燃烧和含有炸药的炮弹爆炸时释放压力并引导冲击波的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鄂木斯克“Transmash”以各种变体提供了类似的模块(容器),包括用于 T-72 和 T-80 的“Burlak”。提供它们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在它们的帮助下,您可以显着增加乘员的生存机会,并将坦克无法挽回的损失减少 5-7 倍。
此外,炮塔集装箱还完全消除了经典机枪/装弹机构在限制小口径弹丸长度方面的问题。
所以这些设计都有未来,唯一的问题是实现。
油箱隔热
一般来说,对于任何坦克来说,油箱都是增加危险的来源。此外,燃料点燃引起的火灾是装甲车损失和人员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对于苏联坦克来说尤其如此,其油箱和弹药都位于可居住的舱室中。
在黑鹰号上,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完全解决——在任何情况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都不会为零——但通过将燃料与机组人员完全隔离而将其最小化。这是通过将燃料容器移动到驾驶员右侧和左侧的船体大隔间中来实现的,这些隔间由装甲隔板隔开。
船体首部部分:39 – 防辐射材料板,24 – 左侧板,35、36、37 – 隔离舱,27 – 上额板; 33、34 – 与坦克轴线平行安装的垂直装甲板,25 – 右舷侧,38 – 防碎片材料板,26 – 底部。
例如,美国艾布拉姆斯使用了类似的解决方案 - 它在驾驶员两侧的钢板后面也有两个大型油箱。这个决定是完全合理的,因为它可以显着增加乘员的生存可能性和坦克的生存能力。
此外,在“640项目”中,燃料舱还起到额外的保护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柴油或煤油本身就是一个额外的屏障,可以降低累积射流的装甲穿透力。这也是由于装甲隔板配备了防碎片衬里,可以在装甲被击穿时保护乘员和坦克内部设备免受二次碎片的伤害。
带屋顶保护的塔
“黑鹰”的炮塔也很有趣,与任何国内外坦克的炮塔都截然不同。鄂木斯克工程师开发它时考虑到经典反坦克武器装甲穿透力的增加,以及当时新武器的扩散 导弹攻击坦克的顶部。
事实上,它是苏联 T-80 完全重新设计的战斗舱的一部分,由于自动装弹机位于车体外,炮手和车长既可以位于收起位置的炮塔内,也可以位于炮塔下方。炮塔肩带在战斗位置使用高度可调的座椅。
这种方法一方面减少了乘员被击中的可能性,因为根据统计,炮塔受到的炮弹命中次数最多。另一方面,它可以降低其高度并引导释放的质量储备来增强装甲。
在设计上,它采用了三个相互隔离的隔间的形式。左侧和右侧分别有炮手和车长的位置(处于收起位置)。平均而言,滑膛炮形式的主要武器有一个“座位”。值得注意的是,“鹰”计划将其完全密封,以防止炮塔与粉末气体接触,并在弹丸击中其中一个隔间时提供额外的保护。
坦克炮塔平面图
塔的横截面。 1 – 装甲填充物的壁龛,由外部和内部钢板形成,2 – 乘员舱,3 – 火炮发射孔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左右舱室的装甲由间隔开的内外钢板构成。它们从正面的炮眼分布到塔的横轴,呈同轴的截棱锥体形状,倾斜角为20-30度。
内部有加强筋,可保护外板在被射弹击中时不致弯曲和断裂。还有一个装甲填充物,不仅覆盖正面和侧面的突出部分,还覆盖炮塔的顶部,为其提供额外的保护,免受“屋顶破坏”弹药的影响。当然,不是绝对的 - 装甲尺寸不允许这样做 - 但相对于具有 40 毫米屋顶的系列炮塔来说非常重要,这些炮塔通常没有“反应装甲”或护目镜的帮助,其高度并不总是考虑在内计算累积射弹的剩余侵彻力。
一时间,这个版本的塔评价相当高,作者自己也直接表态如下:
它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既因为有可能进一步加强保留,也因为分布广泛 无人机 以及其他能够击中易受攻击的战车的反坦克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低矮炮塔比无人作战模块具有一些优势,因为它们不会使乘员完全依赖电子设备,并提供使用光学瞄准具和监视设备的机会。
发现
当然,《黑鹰》的创新还不止于此。根据计划,这款坦克应该还有其他优点。
其中包括重新设计的船体防护(使用七个滚轮平台)、为炮手和车长配备多功能控制面板的新型火控系统、Drozd-2(阿富汗)主动对抗综合体、动态水动力防护等。
如果这款车能够完全(而不是部分)投入批量生产,那就太好了。
但不幸的是,由于缺乏生产基地以及与乌克兰特殊业务相关的相应工业负担,大多数创新目前无法实施。
然而,这些在鄂木斯克坦克上进行测试的解决方案,以某种形式显然可以作为恢复 T-80 生产的基础。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