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使用德国 37-50 毫米反坦克炮

二战初期,国防军反坦克防御的基础是37毫米火炮,能够有效打击具有防弹装甲的装甲车。 然而,当德国人面临 坦克由于拥有反弹道装甲,因此出现了加强更强大的反坦克炮供应的问题。
然而,尽管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到进攻苏联时,一线部队的大部分反坦克炮都是37毫米口径。 枪 3,7 厘米包装。 35/36可以成功击穿苏联轻型坦克T-26、BT-5和BT-7的装甲。 但绰号“门环”的轻型紧凑型37毫米火炮在对抗T-28和T-34中型坦克时遇到了很大困难,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对重型KV-1也无能为力。 威力更强大的 50 毫米 5 厘米 Pak 火炮。 38 人表现较好,但也没有达到所需的效率。
尽管37毫米和50毫米德国反坦克牵引炮在战争后半段很快就退出了其主要角色,并被更强大的火炮系统所取代,但它们的使用一直持续到敌对行动结束。
战后时期,一些国家保留了德制37-50毫米牵引炮,并在多次武装冲突中使用。
37毫米反坦克炮
直到1930世纪25年代下半叶,人们还认为40-XNUMX毫米口径的轻型反坦克炮足以可靠地摧毁敌方装甲车。 德国在这方面也不例外。
1920 年代末,莱茵金属-博西格股份公司的专家按照当时的标准制造了一种非常先进的 37 毫米反坦克炮,并以 Tak 名称投入批量生产。 29(德语:Tankabwehrkanone 29)。 这种武器是同类武器中最好的,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发展,并出口到大约十几个国家。
因此,有 12 支此类枪被交付给苏联,另外 499 支是在 1930 年代初经许可生产的。 第一个苏联制造的专用反坦克炮系统以“37毫米反坦克炮型号”的名称投入使用。 1930 年。” 著名的苏联“Sorokopyatka”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德国的Tak。 29.
起初,37毫米火炮提供给外国买家,并以3,7厘米Pak的名称在德国服役。 29发生于1932年。 德国国防军总共接收了 264 门该型号的火炮。
枪 3,7 厘米包装。 29有一个45口径的枪管,带有水平楔形螺栓,这确保了在没有瞄准校正的情况下的射速 - 高达20发/分钟(战斗射速 - 高达15发/分钟)。 带有滑动管状框架的车架提供了60°的大水平瞄准角和25°的最大枪管仰角。
由于带木轮的底盘是为马匹牵引而设计的,因此 3,7 厘米 Pak. 29号并没有完全满足军方的要求。 1934年,出现了现代化的版本,车轮配备了充气轮胎,可以由汽车牵引,改进的车厢和改进的瞄准器。 考虑到所有的变化,火炮在射击位置的质量为480公斤。 指定 3,7 厘米包装。 35/36(德语:Panzerabwehrkanone 35/36)火炮于1936年被国防军采用作为主要反坦克武器。

37 毫米火炮 3,7 厘米 Pak。 博物馆展出的 35/36
整体高 3,7 厘米(帕克)。 35/36 具有与 3,7 cm Pak 炮相对应的特性。 29号,由于其重量相对较轻,5人的乘员能够独自在短距离内滚动该枪。

每门37毫米火炮可携带250发弹药。 主要的一发被认为是用 3,7 厘米 Pzgr 穿甲弹发射的。 36(弹药120发),还有3,7厘米Pzgr线圈式小口径弹丸。 使用 40 厘米 Sprg 破片弹可发射 30 发(100 发)和 3,7 发。 40.
重 0,685 kg 的穿甲弹以 745 m/s 的速度、在 300 m 的距离、60° 的冲击角离开枪管,可穿透厚度达 30 mm 的中硬装甲。 重 0,355 kg 的次口径弹丸,初速为 1 m/s,在相同条件下击穿 020 mm 装甲。
破片弹重0,62公斤,内装炸药44克。 另外,对于Pak枪。 35/36,开发了一种重41公斤的特殊超大口径累积弹药Stiel.Gr.9,15,内含2,3公斤炸药,用37毫米空弹发射。

最大射程300 m的累积地雷的装甲穿透力为180毫米,足以摧毁二战时期的任何重型坦克。 然而,大口径水雷的射程短、飞行速度低、装载量大,大大降低了其战斗价值。
在国防军中,根据 1940 年各州的规定,每个前线步兵师应该拥有 75 门 Pak 火炮。 35/36。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部队拥有 11 支拉克枪。 250/35。 到 36 年 22 月 1941 日,这一数字已升至创纪录的 15 辆。 总共生产了约 515 支 Pak 枪。 16/000。
但37毫米口径的Rak装甲穿透力非常好。 35/36不足以自信地对抗具有反弹道装甲的坦克,而且早在1942年,一线部队中的37毫米火炮数量就急剧减少。 尽管如此,还是完全拒绝巨蟹座。 35/36 没有发生。 他们在反坦克师、伞兵师和山地师中一直服役到1944年,在防御区、占领部队和二线部队中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 大约有一百五十门这样的火炮被放置在大西洋壁垒的反登陆工事中。

由于结构紧凑、重量轻,37毫米反坦克炮在敌对行动最后阶段的巷战中多次表现出色。 截至1年1945月216日,国防军和党卫军仍有37支670毫米“突击炮”,仓库中存放着XNUMX支此类枪。
考虑到37毫米加农炮的事实。 35/36在纳粹德国的军队中非常普遍,经常成为红军的战利品。

37 年 1941 月,首次发现使用缴获的 35 毫米火炮的案例。 但经常是癌症枪。 36年秋,1941/1941开始用于对抗敌方装甲车。 1942 年底至 35 年初,苏联军队在季赫温和莫斯科附近的反击中缴获了数十支可用的拉克炮。 36/XNUMX。 这使得为一些新组建的反坦克战斗机师配备缴获的枪支成为可能。
对抗巨蟹座的特点。 35/36 使得成功对抗德国中型坦克 Pz.35 的早期改装成为可能。 Kpfw。 III 和 Pz。 Kpfw。 IV,以及轻型 Pz。 Kpfw。 II,PzKpfw。 38(t) 和 PzKpfw。 XNUMX(t)。
事实上,在东线敌对行动初期向装甲车射击时,德国的3,7厘米Pak炮。 35/36并不逊色于45年型号的苏联1937毫米反坦克炮。 这是因为1941年的苏联穿甲弹不符合所宣称的特性。 由于违反生产技术,45毫米炮弹在与装甲板碰撞时会破裂,从而大大降低了装甲穿透力。
多方消息称,45年1941毫米弹丸在20 m处的实际穿甲能力仅为22-500毫米,同时重45公斤的240毫米O-2,14破片手榴弹含有118克TNT其破片效果是德国 37 毫米破片弹的两倍以上。
到 1943 年初,德国 37 毫米火炮显然不再能够作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红军开始仅将其用于训练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德国37毫米反坦克炮供应给土耳其、荷兰、西班牙和中国。 战争期间,使用3,7厘米Pak炮。 匈牙利、斯洛伐克和芬兰收到了 35/36。 战后第一个十年,土耳其、西班牙和芬兰的武装部队训练了炮兵,并进行了37毫米火炮射击演习。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37毫米火炮在中国的使用。 1930年,德国向中国政府出售了数十枚3,7厘米的Pak。 29 带木轮。 对这些枪进行测试后,签订了许可协议并收到了启动 3,7 cm Pak 生产的文件包。 中国企业第29名。 中国将军们希望让他们的军队充满现代反坦克武器,但现实与他们的计划背道而驰。 长沙市的工厂总共生产了 200 多门德式反坦克炮。 中国自行生产的37毫米火炮被命名为30型。

中国革命战争博物馆的 37 毫米 30 型反坦克炮
在德国和中国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中断前不久,莱茵金属-博西格股份公司出售了一些3,7厘米Pak 35/36火炮,这些火炮也用于战斗。

中国船员用 37-mm 反坦克炮 3,7 cm Pak 35/36
中国战争初期,日本陆军使用89式中型坦克(最大装甲厚度17毫米)、92式轻型坦克(最大装甲厚度6毫米)、95式轻型坦克(最大装甲厚度12毫米)和 94 型楔块(最大装甲厚度 12 毫米)。 所有这些车辆的装甲防护在实际射程内很容易被 37 型或 Pak 30/35 发射的 36 毫米炮弹击穿。
除了对抗日本装甲车外,37毫米火炮在内战期间也被交战双方使用。 部分部队和国民党领导层逃往台湾,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军部队开始改用苏联武器。 37 毫米 30 型和 3,7 厘米 Pak 35/36 火炮一直保留在中国炮兵训练部队中,直到 1950 世纪 XNUMX 年代末。
50毫米反坦克炮5厘米朴。 38
193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莱茵金属-博西格股份公司的专家开始制造新型 3,7 毫米反坦克炮,旨在取代军队中的 35 厘米 Pak 36/5。 然而,由于组织上的不一致和技术上的困难,第一门38厘米Pak炮。 1940 只到 1941 年初才到达。 1年047月初,部队已拥有枪支9支。 总共发射了 568 门 50 毫米火炮。 他们的生产于 1943 年结束。

50毫米反坦克炮5厘米Pak。 博物馆展出38件
德国50毫米反坦克炮在出现时具有非常好的特性,但对于这样的口径而言,其重量过重。 其战斗状态下的质量为830公斤。 在垂直平面上,火炮的瞄准范围为 –8 至 +27°。 水平发射扇区为 65°。 射速 – 高达 14 发/分钟。 计算——5人。
5 厘米 Pzgr 穿甲弹。 重39公斤的.2,05在60口径炮管中加速至823 m/s的速度,在500 m的正常距离击穿70毫米装甲。 5 厘米 Pzgr. 次口径射弹。 40重0,9公斤,初速为1 m/s,在180 m距离内可击穿200 mm装甲。 弹药还包括 100 厘米 Sprgr 破片手榴弹。 5枚重38公斤,内装炸药1,81克。
我军首次在莫斯科附近缴获了大量德军50毫米反坦克炮及其炮弹补给。 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战败后,更多的此类枪支成为了红军的战利品。

1943年,红军有几个装备5厘米Pak的炮兵反坦克战斗机师。 38. 就打击敌方装甲车的能力而言,德国50毫米加农炮大约相当于用于师炮和反坦克炮的苏联76毫米ZiS-3炮。 奖杯 5 厘米帕克。 38 为苏联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并覆盖坦克危险区域,直到战争的最后几天。

为了牵引 50 毫米德国制造的火炮,红军使用了马拉队、苏联和德国的拖拉机,以及根据租借法案获得的卡车和装甲运兵车。
1945年中期,红军炮兵部队和武器装配点还有400多门5厘米Pak炮可供进一步使用。 38. 战后时期,驻扎在德国的一组苏联军队使用缴获的 50 毫米火炮进行打靶练习。
作为 1943 年保加利亚军队重整计划的一部分,德国提供了 404 门 50 毫米反坦克炮。 1944年1月,保加利亚对德国宣战,这些枪支被用来对付德国军队。 保加利亚的部分反坦克炮在战斗中损失。 截至1945年362月5日,库存有38门XNUMX厘米Pak炮。 XNUMX.
在敌对行动的最后阶段,保加利亚人民军部队成功从敌人手中夺回了几门50毫米火炮和几十门缴获的5厘米Pak火炮。 苏联方面转移了38架。 这样,到了第三帝国投降的时候,保加利亚的反坦克炮兵就恢复了原来的实力。

5厘米Pak反坦克炮。 保加利亚国家军事历史博物馆内的38门76毫米ZiS-3师炮旁边
二战结束后,保加利亚大部分火炮都是5厘米Pak。 其中 38 人被部署在与土耳其边境沿线修建的防御工事区。 德国 50 毫米火炮一直服役于保加利亚军队,直到 1960 世纪 XNUMX 年代中期。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士兵首次使用缴获的50毫米火炮是在1943年1月,当时无产阶级第一师的士兵缴获了数支5厘米口径的帕克枪。 38 并成功在内雷特瓦战役中使用它们。

50毫米Pak反坦克炮。 38号,被南斯拉夫军队俘虏
南斯拉夫从纳粹手中解放后,南斯拉夫军队接收了数十门50毫米火炮,直到1950世纪XNUMX年代初一直在作战部队中使用。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苏联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捐赠了大量缴获的德国装备。 武器 和弹药。

50毫米反坦克炮5厘米朴。 38在中国革命战争博物馆展出
除了步枪兵、榴弹炮和迫击炮之外,中国共产党还配备了50毫米5厘米Pak反坦克炮。 38 型坦克随后与苏联 45 毫米 M-42、57 毫米 ZiS-2 和 76,2 毫米 ZiS-3 一起在朝鲜作战。
尽管几乎没有关于战后其他国家使用德制50毫米反坦克炮的可靠信息,但可以自信地说,5厘米Pak. 38在1950世纪1960年代和XNUMX年代的许多武装冲突中被积极使用。
那么,在博物馆的收藏中 故事 位于特拉维夫Neve Tzedek地区的以色列国防军(Bati HaOsef博物馆)拥有一门德国50毫米Pak加农炮。 38.

枪 5 厘米帕克。 38号,陈列于以色列国防军历史博物馆
在准备本出版物期间,我无法查明这件武器是如何进入以色列博物馆的。 可以推测,德制50毫米反坦克炮是由捷克斯洛伐克提供的。 众所周知,布拉格最初将多余的德式武器出售给以色列人,在犹太国家捍卫其独立并采取亲西方立场后,捷克斯洛伐克开始将缴获的武器出售给阿拉伯国家。
因此,5厘米Pak炮。 38号现在被以色列博物馆收藏,可能是由捷克斯洛伐克直接提供的,或者是在一场阿以战争中被夺回的。 我希望生活在以色列的《军事评论》的读者能够阐明这个问题。
尽管50毫米破片手榴弹的炸药量相对较小,并且可以击中距爆炸点5 m以内的敌方人员,但法国军队使用的是德国5厘米Pak加农炮。 38日在东南亚打击游击队。
驻越法国武装特遣队使用的大部分 50 毫米火炮都是在固定阵地上使用的。 位于军事基地附近的缴获的德国大炮在击退越盟战士攻击的同时直接开火。
还尝试部署5厘米Pak炮。 铁路站台上有38个。 不过,这一做法很快就被放弃了。 对于保护铁路通信的装甲列车来说,20毫米和40毫米自动炮以及60毫米、81毫米和12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更适合。
R.S.
最初,我打算在一份出版物中回顾一下二战结束后仍在服役的所有德国反坦克炮。 但由于信息量较大,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讨论75-128毫米口径的火炮。
Продолжениеследует...
- 林尼克谢尔盖
- 战后使用纳粹德国制造和开发的手枪
战后使用纳粹德国生产的冲锋枪
二战结束后德国毛瑟 98k 连发步枪的服役和战斗使用
战后使用纳粹德国生产的自动步枪和机枪
战后使用德国37毫米自动高射炮
纳粹德国制造的 88-128 毫米高射炮战后服役
战后使用缴获的德国迫击炮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