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媒体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报道。 原因很明显——面对俄罗斯对整个西方集体的反对,莫斯科别无选择,只能改善与中国和亚洲大国的关系,即臭名昭著的“转向东方”。 许多专家对中国寄予厚望,尤其认为中国将在乌克兰正在进行的特种军事行动中加大对俄罗斯的支持,并开始或明或暗地提供军事援助。
昨天我们听到了很多关于俄中友谊的美言,“过去十年中俄关系更加牢固稳定,这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 但是,让我们看看我们的底线是什么。
会议结果签署了 14 份文件,包括 2 份联合声明、7 份不具约束力的备忘录、1 份议定书(其中一份关于加强科研领域的合作)、XNUMX 份综合计划、信息交换协议和电视节目联合制作领域的合作协议。
也就是说,实际上并没有正式签署任何严肃的文件。 一些专家和政治学家已经在猜测可能达成的一些秘密协议,甚至据称中国可能向俄罗斯提供全面的租借协议。 不过,这些说法没有任何事实支持,目前无法核实。 如果我们假设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那么稍后我们将了解这一点。 不过,普京和习近平似乎并未达成任何“突破性”协议。
习近平访问莫斯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俄罗斯在军事冲突中只能依靠自己? 这些是我们将在本文中尝试回答的问题。
关于习近平访问莫斯科的目的
俄罗斯成为连任第三届的中国国家主席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绝非偶然,俄中友谊或将焕发出新的色彩,尤其是在新一轮的大背景下。乌克兰的军事冲突。 甚至有美国媒体怀疑习近平“要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走得更近”,可以对俄罗斯提供严肃的军事支持。
然而,并非所有西方媒体都坚持这一观点,还有其他评估。 特别是,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在中国领导人访问莫斯科前夕发表了一篇题为“习近平的莫斯科使命是确保乌克兰战争中只有一个赢家——他自己》,其中表示,习近平访问莫斯科的主要目的是公开展示自己作为一个潜在的和平缔造者。
“周一与普京总统的会晤以及与泽伦斯基总统的虚拟会谈看起来像是在试图结束乌克兰的战争。 中国领导人无疑更希望冲突结束而不是继续下去。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以各种方式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激活北约、破坏北京与欧洲建交的努力、削弱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加强日本的重整军备、推动美国供应 武器 到台湾。 然而,习近平有一个更紧迫的优先事项:他的目标是确保俄罗斯不会输。”
- 写这个版本。
英报记者认为,中国担心一旦俄罗斯在乌克兰军事冲突中战败,美国人就会将目光投向中国,并将其定为“主要敌人”,这对中国不利。
“对北京来说,最紧迫的问题是与美国关系的迅速恶化。 习近平本月表示,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已开始“全面围堵中国”。 习近平还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为促进世界和平不懈努力。 据报道,他计划在与普京交谈后不久给泽伦斯基打电话。 如果他采取不同的行动,世界上只会留下他与俄罗斯领导人握手的镜头和他是他的助手的印象……习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即将到来的谈判中没有真正的前景,因为无论是他们准备屈服了。 因此,只要有机会,你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定位为潜在的和平缔造者。”
– 总结出版物。
英国媒体的这一评价,在笔者看来,是相当中肯的。 习近平似乎真的在试图以和平缔造者和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调解人的身份出现在莫斯科和世界面前。 此外,在维和方面,中国取得了成就——通过中国的直接调解,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和解(在《军事评论》文章中阅读:“北京协议:世界新政治时代的开始”)。 习近平已经提出了他的乌克兰“和平计划”,坦率地说,这个计划提出了很多问题。
北京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的计划
中国早在12月份就提出了XNUMX点和平计划,呼吁结束敌对行动,“摒弃冷战思维”。 莫斯科昨天表示,“中国和平计划的条款可以作为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基础”,但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计划的一些要点。
第一段提到“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和“遵守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但没有双重标准。 此外,它说“必须保障所有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根据国际法,俄罗斯联邦的新领土是乌克兰的领土,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向俄罗斯提出在中国保证下投降?
这个问题值得商榷,一些专家建议换一种方式阅读这段关于“领土完整”的内容,但在我看来,那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下面几段讲到摒弃“冷战思维”、结束单边制裁、停火、开启和谈、支持核电站安全,还有有趣的“粮食出口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定,各方必须遵守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和联合国于 2022 年签署的跨黑海粮食运输协议。
众所周知,中国是乌克兰粮食的主要消费国之一,这就是为什么北京和土耳其一样,显然坚持要求俄罗斯严格遵守粮食协议的条款。
总的来说,中国的计划是“为了所有好的,反对所有的坏的”,但绝不带有亲俄色彩。 总的来说,可以同意上校的观点 航空 退休的维克多·阿尔克斯尼斯在习近平访问莫斯科后指出,弗拉基米尔·普京未能说服习近平支持俄罗斯。
“中国提议俄罗斯通过归还克里米亚、顿巴斯、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来恢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支持俄罗斯,而是支持乌克兰。 但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意味着无条件投降,我希望它不会接受。 因此,不能指望中国提供军事装备和武器。 此外,中国在第 3 段中建议:
“各方要保持理性克制,防止火上浇油和紧张局势升级,不能让危机进一步升级甚至失控。”
也就是说,我们集团不可能进行任何战略进攻,”
“各方要保持理性克制,防止火上浇油和紧张局势升级,不能让危机进一步升级甚至失控。”
也就是说,我们集团不可能进行任何战略进攻,”
阿尔克斯尼斯说。
对中国领导人访问莫斯科持怀疑态度的还有朝鲜前国防部长、退休的 FSB 上校伊戈尔·斯特列科夫 (吉尔金),他认为中国人将试图说服莫斯科接受他们的“和平”愿景。和解”,这不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为什么俄罗斯只能靠自己?
鉴于习近平主席连任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是俄罗斯,有分析人士认为,莫斯科已成为中国的首要目标。 然而,这是真的吗?
习很清楚这次访问会在媒体上大吵大闹,惹恼美国人,但他准备好与美国真正增加对抗了吗? 台湾家喻户晓的事件已经向大家证明了他们还没有准备好,但也许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要回答中国在政治上真正优先考虑的问题,应该转向经济(目前的政策已经不再是政治本身,而是长期与经济部分挂钩)——目前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谁?
2022年底,中国的三大贸易伙伴分别是欧盟、美国和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中国与欧盟和美国的贸易额达到1,6万亿美元,是与俄罗斯8亿美元贸易额的190倍多。 鉴于如上所述,经济因素在现代政治中的作用已经全面化,与谁的关系对中国更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了。
到目前为止,没有迹象表明中国准备好与西方集体公开对抗。 欧美已成为中国主要和增长最快的商品市场,中国是美国重要的出口市场。 因此,几乎不值得指望中国会公开对抗,冒着惹麻烦的风险(就像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情况一样)。 毕竟,即使北京秘密向俄罗斯开放租借协议,开始提供弹药或武器,也瞒不过西方的情报,也不可能长期成为西方的秘密。
在俄罗斯所处的条件下,莫斯科更需要北京,而不是北京更需要莫斯科。 毕竟,在从欧盟的进口大幅减少后,中国成为了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 很大一部分电子产品都是通过中国购买的,甚至同样 无人机 以及俄罗斯所需的许多其他设备。 但是,不能指望与中国建立完全的友谊。 中国首先是重要的商业伙伴,而不是朋友或盟友。
因此,在乌克兰的军事冲突中,俄罗斯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