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兰,出于经济和政治原因,从来没有过强大的军事力量 舰队. 然而,一个拥有约 1 公里海岸线的国家,无论怎样,都被迫维持保护海上边界和沿海地区所需的最低数量的海军。
根据参考数据,约有 6 人(连同文职人员)在芬兰海军服役。 其中,多达 700 人直接在船上和港口基础设施中工作。 数量大致相同的是海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 船上大约一半的人员是职业水手。 沿海部队配备了 1% 的新兵。 危难时期和战时可征召预备役人员600万余人,主要用于海防。
芬兰舰队总部位于图尔库市,下辖两个海军司令部:群岛海司令部和芬兰湾司令部,在和平时期负责保护领海,海岸和保护航运。
芬兰船只的主要基地是图尔库港、潘西奥港、乌平涅米港和埃斯波港。 水面部队包括三个战斗中队和一个支援中队。
总的来说,相对较小的芬兰海军配备了相当现代化和高效的军舰和船只,以及沿海火炮和导弹系统。 工作人员积极性很高,训练有素。
海军陆战队和海防部队
芬兰海军的指挥部拥有由两个营组成的尼兰海岸防御旅,也被称为 Uusimaa 旅。 直到 1998 年,这支部队一直隶属于地面部队。 该旅的总部位于德拉格斯维克市。
海岸猎兵营“Vaasa”有一个配备步枪的“海岸猎兵”连(海军陆战队员) 武器 和手榴弹发射器,以及配备反坦克系统和 81 毫米迫击炮的重型武器连。 这个营还包括侦察和破坏小组。

塔米萨里海岸营是一个重型武器、工程和通信营。 有 120 毫米迫击炮用于海军陆战队的火力支援,远程反坦克系统可用于对付装甲车和水面目标。
“海岸护林员”的主要任务是积极保卫芬兰海岸。 对于人员和武器的转移,使用高速登陆艇和充气艇。
过去,芬兰海防部队主要依靠精心设计的长期炮台和火炮。 例如,带有 100 毫米 D-10 火炮的炮塔支架,称为 100 56 TK,被广泛使用。

Kuivasaari 岛上的炮塔火炮装置 100 56 TK
1960 年代后半叶,芬兰从苏联获得了 56 座塔楼 坦克 没有稳定器的 T-55。 之后,芬兰专家为他们配备了额外的设备,用于向视觉上无法观察到的目标射击,塔楼本身安装在混凝土基座上,下面是带炮弹的地窖和生活区。 还有测距仪的职位和通讯方式。 第一个炮台于 1969 年投入使用。 总共建造了 14 个电池,每个电池有四个 100 56 TK 炮塔。
为了防止水凝结水和由此引起的金属腐蚀,塔的内表面用特殊的石棉软木混合物处理。 在 1980 世纪 100 年代中期,56 辆 XNUMX TK 固定式炮塔升级计划开始,期间他们配备了激光测距仪、新型弹道计算机和夜视仪。 一些塔有聚合物隔热涂层,使它们看起来像沿海巨石。

目前,所有 100 56 个 TK 装置已被拆除或封存。 上一次覆盖 Upinniemi 海军基地入口的炮台战斗训练射击发生在 2012 年。
1984 年,芬兰制造的 130 130 TK 固定式 53 毫米炮架投入使用,专为苏联 M-46 牵引炮的弹药而设计。

130 毫米海岸炮架 130 53 TK
130 毫米沿海炮塔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自动装载、激光测距仪、计算机火控系统和热成像瞄准具。

第一阶段使用的是芬兰版苏联高爆破片手榴弹53-OF-482重33,4千克,配备3,64千克TNT,射程超过26公里。 在 1990 年代,将半穿甲弹丸引入弹药装载,能够击中 30 公里距离内的目标,以及带有空气引爆的破片弹丸。 战斗射速为6 rds / min。 计算 - 10人。 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截至 2016 年,共有三打 130 53 TK 装置投入使用。
除了固定炮塔外,编号为 130 K 54 的海防还使用拖曳的 130 毫米苏制 M-46 火炮,除了海军目标外,它还可以打击登陆陆地的敌人。 芬兰于 144 年从苏联购买了 130 门 1965 毫米火炮,并于 166 年从德国又购买了 1993 门这种火炮系统。

130 毫米火炮 130 K 54
在 1960 年代,M-46 是射程最远的中等口径牵引炮之一。 重约 7 千克的船体炮可以在 700 公里处发射一枚 33,4 千克的炮弹。 截至27年,有2016门36K 130炮在役,54年进入预备役。
对于雷达侦察、火炮射击制导和越野导弹系统的目标指示,使用了 Thales Group 制造的紧凑型 BOR-A 550 雷达,地面目标的探测范围可达 40 公里。

该站旨在探测地面和水面目标,并结合光电监视系统,可以由轻型越野车运输,也可以由人员携带短距离行驶。
1988年,芬兰从瑞典购买了射程超过15公里的RBS 70SF导弹,用于其导弹艇和海防系统。 然后收到改进的 RBS 15SFII 导弹。 芬兰反舰导弹在 2002 年达到了 RBS 15SFIII 标准,此后目标交战范围显着增加。 战斗控制系统的硬件以及雷达也进行了升级,更新后的系统获得了 MtO 85M 的称号。

型号 RBS RBS 15
专家指出,萨博博福斯动力公司开发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该导弹最初旨在用于波罗的海的特定条件。 RBS 15 Mk3反舰导弹能够打击公海、礁石、基地和海岸附近的高速小型水面目标。 带有发射助推器的火箭整备重量为 800 公斤。 弹头的质量为200 kg。 长度 - 4 350 毫米。 船体直径 - 500 m. 射程 - 可达 200 km。 涡轮喷气发动机 Microturbo TR60-5 提供高达 960 公里/小时的速度。

沿海反舰综合体MtO 85M的自行式发射器
MtO 85M 电池由六个排组成:总部、控制、两个射击、安全、维修和维护。 该电池配备了一个 9CSI 600 STINA CICS,以及一个 9KR 400 目标探测和跟踪雷达。
为了打击船只和两栖登陆艇,芬兰海岸防御部队拥有两打射程为 8 米的 Spike-ER ATGM。

这个以色列建筑群很重,通常用四轮摩托车运输。 带控制单元的发射器重 30 公斤。 导弹重34公斤,配备强大的累积破片弹头,穿甲能力超过1毫米。
表面力
二战结束后,芬兰被禁止拥有潜艇和鱼雷艇,海防火炮数量也被限制在140门以内。 1950年代做出了一些让步,之后又加强了岸炮,小艇、扫雷舰和小炮舰都是国有企业建造的,也有从苏联和英国购买的舰船。
目前,装备RBS-15反舰导弹的导弹艇在芬兰海军中具有主要的打击潜力,XNUMX艘劳马级艇和XNUMX艘哈米纳级艇正在服役。

劳马导弹艇
Rauma 级船只于 1990 年至 1992 年间在 Finnyards 造船厂建造。 铝合金船体的船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够在浅水中作业。
船的排水量为 210 吨,长度 - 48,5 m,船体宽度 - 8 m,吃水 - 1,5 m。速度 - 超过 30 节。 该舰的主要武器是六枚瑞典制造的反舰导弹。 为了自卫,该艇配备了一挺 40 毫米机枪和两挺防空机枪。 有一个回声测深仪和两架 Elma ASW-600 喷气式轰炸机,还可以装载掉落的深水炸弹。
劳马级导弹艇在 2010-2013 年进行了升级。 然而,不久之后,船体出现了裂纹,这与金属疲劳有关。 目前,这种类型的船只仍然是芬兰海军的一部分,但计划在不久的将来退役。
Hamina 型船于 1998 年至 2006 年交付给客户。 与之前的模型一样,船体由铝合金制成。 鞋面结构由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制成,可降低雷达能见度。 排水量为 250 吨,长度 - 51 m,宽度 - 8,5 m,吃水深度 - 1,7 m。速度 - 超过 30 节。

哈米纳导弹艇
武器控制和对水面、水下和空中情况的控制由 Thales Nederland 制造的 TACTICOS CICS 执行。 哈米纳级艇配备TRS-3D火控雷达、ARPA海上雷达和Signal Scout I海上监视雷达,Simrad Subsea Toadfish主动高频回声测深仪和Sonac拖曳式回声测深仪可用于搜索潜艇。

主要武器是四枚反舰导弹RBS 15 Mk3。 此外,还有一门57毫米自动机炮、两挺12,7毫米机枪和射程可达14公里的南非制Umkhonto防空导弹。
芬兰海军指挥官非常注重保护海岸,借助水雷封锁敌军舰艇的进近航道。 1990 年代初期建造的三台 Pansio 型布雷车和两台 Hämeenmaa 布雷车就是为此而设计的。
排水量为 608 吨的 Pansio 型船长 43 m,宽 10 m,吃水深度 2 m,航速 11 节。 船上有一台起重能力为15吨的起重机,总共可以装载50枚水雷或其他货物,可用于军事运输和补给舰。 防御武器以 40 毫米机枪(根据其他消息来源 - 23 毫米双联机枪)和 7,62-12,7 毫米口径机枪为代表。

Pansio型布雷器
这种类型的船舶在 2015-2017 年进行了大修。 之后,它们的使用寿命又延长了 15 年。
Hämeenmaa 型布雷舰能够在水域结冰的情况下作业,领头舰是芬兰舰队的旗舰。

布雷海门马
除了布设地雷外,它们还能够执行护送、运输和补给的功能。 Hämeenmaa矿层长77,8米,宽11,5米,排水量1吨,吃水450米,航速3节。 该船最多可携带 20 枚水雷。 为了对抗潜艇,有两架 RBU-150 喷气式轰炸机和使用深水炸弹的能力。
两个 minzags 都在 2006-2008 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在现代化改造过程中,这些舰艇接收了新的火控系统 Saab 9LV325E、EADS TRS3D-16ES 监视雷达、Kongsberg ST240 和 Simrad SS2030 声纳。 40 毫米博福斯炮架被同一公司的 57 毫米 AU 取代,6 枚米斯特拉尔防空导弹的容器发射器被 8 枚 Umkhonto 导弹的 UVP 取代。
现代化后,芬兰布雷舰能够执行范围广泛的任务:侦察、布雷、反潜防御。 作为欧洲军事合作的一部分,这些船只负责监视俄罗斯联邦的波罗的海舰队。
芬兰海军中最古老的是 1974 艘 Kuha 型扫雷舰,建于 1975 年至 XNUMX 年。

库哈级扫雷舰
这些排水量为 90 吨的扫雷舰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可降低对船舶磁场产生反应的地雷爆炸的可能性。 扫雷艇长26,6米,宽6,9米,吃水2米,航速11节。 有一个 23 毫米机枪用于射击浮动地雷。 此外,还可以安装一挺12,7毫米机枪。 库哈级扫雷舰在 1990 年代后期进行了升级,当时它们加长并更新了反水雷设备。
1983 年至 1985 年间,六艘带有玻璃纤维船体的新型 Kiiski 型扫雷舰被转移到舰队。 它们旨在确保海军基地的地雷安全。

基斯基级扫雷舰
排水量为 20 吨,长度为 16 m,宽度为 4 m,吃水深度为 1,3 m,速度为 11 节。 武器 - 一挺 12,7 毫米机枪。
芬兰海军中最年轻的反水雷舰艇是三艘 Katanpää 型扫雷舰,耗资 245 亿欧元在意大利建造,并于 2012-2016 年服役。 在这些船只移交给芬兰海军后不久,就发现了技术缺陷,Intermarine SpA 自费解决了这些问题。

扫雷卡坦帕
该船排水量680吨,长57米,宽9,87米,吃水3,1米,航速13节。 武器 - 40 毫米加农炮。
得益于良好的适航性和自主性,Katanpää 型扫雷舰能够在离基地相当远的地方作业。 他们配备了最先进的扫雷设备,可以勘测海底。
芬兰海军还拥有 30 多艘用于各种用途的训练船、支援船和相对较大的船只。 例如,中队指挥官拥有四艘 Syöksy 型船员艇,排水量为 19 吨,长 14 米,宽 4,5 米,航速可达 30 节。 为了自卫,船上可以安装一挺 12,7 毫米机枪。

船型 Syöksy
为了海防部队的利益,三艘坎佩拉型自行式平底驳船正在运营,能够运输轻型装甲车、车辆和各种货物。

该船总排水量260吨,长32,5米,宽8米,吃水1,5米,航速9节。
从 1970 世纪 1990 年代初期到 24 年代后期,Marine Alutech 生产了多个系列的 XNUMX 艘 Uisko 级登陆艇。 第一个系列的船有胶合板船体,已经退役。

Uisco级登陆艇
船的排水量 - 10,5 吨。长度 - 11 m。宽度 - 3,5 m。吃水 - 1 m。速度 - 高达 35 节。 该艇可容纳30名装备齐全的海军陆战队员。 如有必要,可安装 81 毫米迫击炮、40 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或 12,7 毫米机枪。
Marine Alutech 建造的 38 艘 Jurmo 型登陆艇(另一个名称是 Uisko 600)非常现代。

Jurmo级登陆艇
该艇排水量14,5吨,长14,2米,宽3,65米,可搭载20人。 速度 - 35 节。 为了对着陆进行火力支援,可以安装 12,7 毫米机枪或 40 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
2012年订购12艘Jehu型多用途艇,总价值34万欧元。 该艇长19,9米,宽4,3米,吃水1,1米,总排水量32吨,最大航速40多节。

该艇的船体由耐腐蚀轻合金制成,甲板结构由复合材料制成,提供了与 Patria Pasi 装甲运兵车安全性相匹配的防弹保护水平。
可以运输 25 架全副武装的战斗机。 耶胡级艇除了登陆作战外,还可以改装成指挥部指挥所或用于后送伤员。
2022 年,Kewatec AluBoat 交付了第一艘 Utö 级多用途船,旨在支持海军的活动和海防部队的转移。

Utö型船
排水量约为 22 吨,船可承载 14 吨的载荷。长度 - 19,2 m。宽度 - 5,3 m。吃水 - 0,8 m。速度 - 25 节。
芬兰海军和海防部队的发展前景
在加入北约前夕,芬兰通过了一项加强舰队和反两栖防御力量的计划。 在不久的将来,沿海部队可能会在自行式底盘上接收射程为 25 公里的 Spike NLOS 导弹系统,这将填补 RBS 15 Mk3 远程反舰导弹和 Spike-ER 反舰导弹之间的空白。坦克系统,其主要目的是打击登陆艇和两栖动物。
芬兰还在寻找一种具有超视距射程的新型反舰导弹,其飞行速度将明显高于 RBS 15,并且能够在舰船和陆地上部署。 但是,尚未做出选择。
作为 Laivue 2020 项目的一部分,计划建造四艘 Ostrobothnia 级多用途护卫舰,它们将取代 Rauma 级导弹艇和 Hämeenmaa 级扫雷舰,以及已经退役的 Ostrobothnia 扫雷舰。 新船将于 2022 年至 2027 年服役。 Laivue 2020项目的总成本为1,2亿欧元。 根据时间表,护卫舰的测试应在 2024 年开始。 2022–2024 年还将为海军购买 XNUMX 艘 Utö 型多用途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