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期间中国高射机枪装置的服役和战斗使用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半岛战事初期取得的经验,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解放军地面部队进入朝鲜后不久,中国军方领导人就确信空中掩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敌方空中优势条件下。 航空.

大口径机枪占据了军事防空的特殊位置。
它对低空空中目标非常有效。 武器 具有相对较小的质量和尺寸,这使得可以通过计算力携带它们或在山区和林区的条件下在马背上运输它们。
防空机枪座提供了高度的使用灵活性和足够的火力,它们的位置比37-mm机枪快得多。 此外,12,7 毫米高射机枪更容易伪装。
12,7毫米高射机枪

在 1950 年代初期,中国收到了一套 12,7 毫米 DShKM 机枪的文件。
1954年,解放军装备一挺12,7毫米54式机枪,在第一阶段,中国制造的机枪质量有待提高,对工作的可靠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这方面,中国54式重机枪与苏联DShK和DShKM并行操作。

限制 12,7 毫米机枪机动的主要因素是它们过重的重量。 以此为出发点,中国设计者试图减少大口径机枪在射击位置的质量,为此决定在防空射击时放弃可拆卸的轮驱动和装甲盾牌。

在 1960 年代初期,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军事试验,现代化的 12,7 毫米 54-1 型机枪开始批量生产。 为了减轻重量、提高可靠性并降低生产成本,对设计进行了多项更改:改进了锁定机构。

12,7 毫米 54-1 型机枪
与苏联 DShK 相比,12,7 毫米 54-1 型机枪在射击位置上装有新的三脚架,重量减轻了约 30%。 在后来发布的机枪上,可互换枪管上的肋条消失了,手柄似乎适合替代它,三脚架机的重量降至最低,引入了改进的瞄准器,并使用了一个可装 70 发子弹的盒子。

12,7 毫米 54-1 型机枪在防空射击位置
然而,在熟悉这种武器后,苏联专家注意到,防空射击时稳定性变差,三脚架机腿的底座必须埋在地下或用石头填满。

1960-1980年代,中国还安装了54式和54-1式机枪。 坦克 和装甲运兵车。 中国制造的大口径机枪积极出口,并在许多地方冲突中作战。

目前,PLA 使用的 DShK 克隆非常有限。
54式和54-1式机枪大多出口并存放在仓库中,有一定数量在部分二线,在过时的装甲车和海防固定阵地使用。
1970年代后期,解放军装备了新型12,7-mm 77式机枪,虽然这种武器沿袭了DShK的特点,但总的来说机枪具有原创设计。

12,7 毫米 77 式机枪
77 式重机枪使用气动自动系统,通过在枪管下方延伸至机匣前部的气管将火药气体直接供应至枪机支架。 机枪的枪管可快速更换。 枪管由两个凸耳锁定,与枪机主体分开并将枪机与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接收器互锁。

机枪安装在通用三脚架机器上,可让您同时向地面和空中目标开火。 对于防空射击,附有一个特殊的肩托。 机枪可以配备光学瞄准具。 机器上的机枪质量为56,4公斤。 射速为650-700发/分钟。 食物 - 胶带 60 轮。
显然,77式机枪并没有完全满足中国军方的需求。 而在 1980 年代后半期,85 式机枪开始交付,这是对之前型号的进一步发展。 就生产份数而言,改进后的机枪明显超过其前身。
12,7 毫米 85 式机枪
在结构上,85式与77式机枪大体相似,只是在射击机构、武器上膛机构和枪口制动消焰器方面进行了改动。 电源由金属条提供 60 轮,带开放式链节。 85式机枪可以配备各种光学和夜视瞄准具。 射速 700-750 发/分钟。

机枪配备了通用三脚架机器,可让您对地面和空中目标进行射击。 机器重 17,5 公斤。 机枪机身重量 - 24 公斤。 中国消息人士称(与 77 式相比)85 式机枪的制造成本更低、更可靠、更轻。 12,7毫米85式机枪在解放军步兵营机枪连。

解放军的85式重机枪安装在装甲车和越野车上。
14,5毫米高射机枪
战后时期,苏联在14,5-mm KPV机枪的基础上建立了许多防空装置,并在1950年代下半叶在中国企业中建立了许可生产。
在枪口能量方面,以前用于反坦克步枪PTRD-14,5和PTRS-114的41x41毫米弹药筒的子弹是12,7x108毫米弹药筒子弹的两倍,后者用于反坦克步枪。苏联DShK机枪及其中国仿制品。
击中距离最远 2 m 的空中目标的主要弹药是 000-mm 弹药筒,带有重 14,5 g 的穿甲燃烧弹 B-32。在 64 m 距离处与法线成 990° 角并点燃航空燃料位于装甲后面。
为了击中空中目标以及归零和调整,使用了带有穿甲燃烧曳光弹 BZT 的 14,5 毫米弹药筒。 子弹有一个带有压入式示踪剂化合物的帽,可以在很远的地方留下可见的发光轨迹。 在 100 m 的距离处,14,5-mm BZT 子弹穿透与法线成 20° 角放置的 20 mm 厚装甲。
为了打击受保护的目标,可以使用带有穿甲燃烧弹 BS-14,5 的 41 毫米弹药筒。 在 350 m 的距离,这颗子弹穿透 30 mm 装甲,与法线成 20° 的角度。
该装置的弹药负载还可以包括带有穿甲燃烧曳光弹 BST、瞬发燃烧弹 MDZ 和瞄准燃烧弹 ZP 的 14,5 毫米弹药筒。
由于枪口能量和质量更高,14,5毫米机枪发射的子弹在装甲穿透力方面明显超过12,7毫米口径。 在 CPV 基础上制造的高射炮对空中目标的有效射程比 30 毫米机枪高约 12,7%。
在冷战期间的中国,生产了几种 14,5 毫米高射机枪安装座。
1957年152月,在重庆56厂,在苏联专家的积极参与下,批量生产了4式四联防空机枪座,这是1949年采用的苏联ZPU-XNUMX的翻版,开始了。

14,5-mm Type 56 四联高射炮
不得不说,在冷战期间,ZPU-4 非常流行。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这种名为 M-24 的装置是在罗马尼亚生产的,波兰型号被命名为 PKM-4。
这些高射炮主要用于步兵团的师以及防空旅。 一个防空机枪连通常有六个装置。

中国ZPU 56型的计算
发射位置的装置质量略大于2吨,四发炮管的总射速为2200-2400发/分。 射速 - 高达 1 发/分钟。 受影响的区域距离为 000 m,高度为 - 2 m。ZPU-000 由轻型军车牵引。 车轮的悬挂使高速行驶成为可能。 计算 - 1 人。
为了控制火力,使用了 APO-14,5 结构类型的自动防空瞄准具,该瞄准具具有考虑目标速度、目标航向和俯冲角的计算机制。 这使得可以有效地使用 ZPU-4 摧毁以高达 300 m/s 的速度飞行的空中目标。
在 1970 年代,14,5-mm 56 型高射炮的很大一部分被转移到预备队。

考虑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路网状况不佳,四联装置被安置在大型军事基地、机场附近和沿海的固定位置。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的ZPU 56型
ZPU 56 型一直活跃到 1990 年代初。 用于出口供应的 56 型装置的生产一直持续到 1982 年。 目前,解放军军事防空部队的四联装 14,5 毫米装置已被现代防空火炮和导弹系统所取代。
1958 年,解放军装备了 14,5 毫米同轴高射机枪 58 型,这是苏联 ZU-2 的中国仿制品。

14,5 毫米 58 型同轴防空机枪安装在运输位置
在苏联,14,5-mm 高射机枪 ZU-2 最初是为空降部队创造的,在这方面,在设计时主要注意减少战斗位置的质量和运输的可能性。拆解形式。

在射程和射速方面,2 年苏联军队采用的 ZU-1954 双装置对应于 14,5 毫米 ZPU-2 mod。 1949 年。 但是,ZU-2在战斗位置的质量为640公斤,比ZPU-330少了2公斤。
通过简化车轮行程的设计实现了重量减轻。 同时,射击时的稳定性也有所提高。 在战场上,该装置由乘员移动,在山区和林区运输时,可拆卸成每个重量不超过80公斤的零件。 射速 - 1100-1200 发/分钟。 实际射速 - 高达 300 发/分钟。 计算 - 4 人。
中国消息人士称,由于车厢设计的改进和轻合金的使用,后来的58式装置的质量已减少到580公斤。
成对的 14,5 毫米 58 型高射炮,由于更好的机动性,比四联装 56 型高射炮更普遍。大多数 58 型双联炮用于营级。

目前,第二条PLA生产线的部分地区和仓库中保留了许多58式装置。 中国生产的大量成对14,5-mm高射炮已交付给亚洲和非洲国家。

中国巡逻艇和导弹艇,以及小型扫雷艇,仍然装备有 14,5 毫米双炮。

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专家有机会详细研究苏联 14,5-mm 高射机枪安装座 ZGU-1。 该装置于 1956 年成功通过了现场测试,但并未进入批量生产。
人们记得在 1960 年代后期,当时迫切需要能够在丛林游击战中有效对抗美国飞机的防空武器。
对弗拉基米洛夫KPVT机枪(当时设计ZGU-1的KPV机枪,当时已经停产)的坦克版进行改装后,于1967年投入量产。 第一批设备专门用于出口到越南。
ZGU-1高射炮在射程和破坏力上明显优于12,7-mm机枪,可拆卸携带。 发射位置的装置连同 70 发弹匣的重量为 220 公斤。 这可确保快速拆卸成零件,每个零件的最大重量不超过 40 公斤。
ZGU-1中国版的研制工作始于1975年,于1980年完成。 1981 年,该装置被解放军采用,命名为 75 型。

14,5 毫米 75 型高射炮,带轮行程
根据参考数据,不带弹匣的 75 型装置的重量略高于 140 公斤。 弹药箱的容量为80发。 射速 - 550-600 发/分钟。 战斗速度 - 高达 85 发/分钟。

14,5 毫米 75 型高射炮在射击位置
就像苏联的ZGU-1一样,中国75式的安装快速组装和拆卸成单独的部分,适合人员携带和马匹打包运输。 组装后,可以通过计算将装置滚动一小段距离。

14,5毫米80型防空架
1983 年,出现了 80 型 ZPU(在许多来源中称为 75-1 型),它可以由全地形车辆高速牵引。 然而,由于拖曳装置变得更重,火力保持在75式的水平,它没有得到太多的分配。
冷战时期创建的中国 12,7-14,5-mm 高射炮的作战使用
中国制造的大口径机枪在第三世界国家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中非常普遍。 它们与中国装甲车一起进口或单独供应。 中国制造的大量 12,7-14,5 毫米机枪最终落入各种叛乱分子和土匪编队手中。

阿尔巴尼亚机组人员使用 56 型高射机枪
在 1960-1970 年代,大量的防空机枪装置被捐赠给了意识形态盟友——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军队仍然拥有12,7毫米中国制造机枪。

安装 56 式的朝鲜高射炮手
迄今为止,大多数 56 型防空装置由朝鲜武装部队操作。 朝鲜电视台定期播放四联装 14,5 毫米机枪并参加阅兵。
第一次使用中国制造的高射机枪支架的重大冲突是越南战争。

在东南亚的战斗中,12,7毫米54式机枪,以及14,5毫米56式和58式被北越正规军和游击队积极使用。

自 1965 年 63 月以来,已部署了 100 个配备 85、57、37 和 14,5 毫米火炮的防空炮兵团,以掩护越南民主共和国领土和靠近越中边界的中国领土上的物体。 为了保护高射炮阵地免受低空攻击机的攻击,使用了 56 毫米 XNUMX 型支架。显然,由于四联防空炮系统,美国飞机被击落。

因此,中国消息来源描述了发生在 4 年 1967 月 XNUMX 日的战斗:
当天上午,两架F-4幻影II战斗机低空掠过山丘,试图从后方攻击解放军高炮阵地。
考虑到85毫米高射炮的枪管转向另一个方向,飞机飞行高度不到100米,炮兵无法击退这次袭击。
一个机枪连的机组人员向“幽灵”开火,该连的机组人员装备了一门 14,5 毫米 56 型炮架,在他们命中数次后,飞机上掉了几块皮肤,美国飞行员急忙阻止了攻击并撤退了。
考虑到85毫米高射炮的枪管转向另一个方向,飞机飞行高度不到100米,炮兵无法击退这次袭击。
一个机枪连的机组人员向“幽灵”开火,该连的机组人员装备了一门 14,5 毫米 56 型炮架,在他们命中数次后,飞机上掉了几块皮肤,美国飞行员急忙阻止了攻击并撤退了。
1979年XNUMX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侵越南后,一场短暂而血腥的战争开始了。
在经常激烈的敌对行动中,对手积极使用中国制造的大口径机枪。
在中国媒体中,据说58式双联装置在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方面非常有效。 重机枪用火力扫荡丛林,14,5 毫米重型子弹轻松穿透树干和房屋墙壁,摧毁了越南军队的轻型野战防御工事。

由于更长的射程和更高的射速,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口径双枪在与越南人拥有的 12,7-mm DShK 和 Type 54 的火力决斗中获胜。

1984年,在越中边境冲突中,解放军地面部队成功使用了14,5毫米机枪。

大量属于伊拉克军队的 56 型设施被美国人占领。
现在俄罗斯媒体不习惯记住这一点,但在阿富汗,大部分苏联战斗机和直升机都是被54式和75式高射机枪击落的,我们称之为DShK和ZGU-1。
直到苏联军队从DRA撤出,中国人才大规模供应武器弹药给在喀布尔与中央政府作战的圣战者组织。
随着解放军重新装备新的大口径机枪,过时但完全可以作战的样品被转移到对北京友好的政权或在世界武器市场上出售。
中国制造的高射机枪被许多国家的军队使用,参加了许多战争,并且在同一场冲突中经常与敌对双方武装。 很多时候,您可以看到安装在 M113 履带式装甲运兵车或 HMMWV 装甲车上的 DShK 机枪的中国克隆版。
待续...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