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防空机枪和火炮支架

二战战败后,日本被禁止建立军队。 1947 年通过的日本宪法在法律上规定了拒绝参加军事冲突。 特别是在名为“弃战”的第二章中,它说:
日本人民真诚地争取以正义和秩序为基础的国际和平,永远拒绝将战争视为国家的主权,以及威胁或利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一段所述的目标,未来将永远不会产生陆地,海上和空中力量以及其他战争手段。 没有承认战争状态的权利。
然而,早在1952年,国家安全部队就成立了,1954年,日本自卫队开始在其基础上组建。 从形式上讲,该组织不是武装部队,在日本本身被视为文职机构。 日本首相负责自卫队。
虽然日本自卫队的人数相对较少,目前约为 247 人,但他们已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并配备了现代化的装备和武器。
自卫队组建后,主要装备有 武器 美国生产。 直到 1960 年代后半期,日本地面部队的主要防空手段是 12,7 毫米高射机枪架和 40-75 毫米口径的高射炮。
然而,长期以来,相对易于使用的高射炮构成了地面部队防空系统的支柱。 因此,截至1979年,日本自卫队由5军、12个步兵师、1个机械化师和5个旅组成,地面部队人数为180万人。 在役的有 000 多个 坦克、800 多辆装甲运兵车、1 门大炮和 300 多门 300-35 毫米口径的高射炮。
12,7 毫米高射机枪安装座
二战期间,12,7毫米勃朗宁M2机枪被积极使用,战后也供应给日本自卫队。 M12,7 Quadmount 四联装 45-mm 高射机枪支架,拖曳版本并安装在半履带装甲运输车 M2、M3 和 M5 上,已变得普遍。
牵引式四联装主要用于固定物体的防空,半履带式ZSU可用于护送运输车队和移动单位。 四联装 12,7 毫米炮架已被证明是打击空中目标、人力和轻装甲车辆的有力手段。

统一 M12,7 拖车上的 45 毫米 ZPU M20 Quadmount
1947年,为M45 Quadmount高射炮的拖曳版本,创造了紧凑的统一M20拖车,其中轮驱动在射击位置分离,并悬挂在千斤顶上。
ZPU M45 Quadmount 在射击位置的重量为 1087 kg。 对空中目标的有效射程约为1000米,射速为每分钟2300发。 装置上的弹匣容量为 800 发。 瞄准是通过电力驱动以高达 60 度/秒的速度进行的。 电流来自汽油发电机。 两个铅酸电池作为备用电源。
作为军事援助的一部分,M45 Quadmount 高射炮被广泛供应给盟国。 许多安装在统一 M20 拖车上的四联体 ZPU 进入自卫队的防空部队,并一直运行到 1970 年代中期。

三菱 2 型上的住友 M73 重机枪
12,7 毫米住友 M2 重机枪是美国勃朗宁 M2 机枪的授权副本,在日本地面部队中变得更加普遍。

三脚架机上的这种武器仍然积极用于向地面和空中目标射击,并且还安装在各种装甲车辆上。
20-mm 高射炮 VADS
到 1970 年代初期,四门 12,7-mm 已经过时,因此,在 1979 年,航空自卫队采用了美国 20-mm M167 Vulcan 高射炮架。 这个牵引装置,基于 航空 大炮 M61 Vulcan,具有电力驱动,能够以 1000 和 3000 发/分钟的射速进行射击。 快速移动空中目标的有效射程 - 高达 1500 m。重量 - 1800 kg。 计算 - 2 人。
1980 年代初期,住友重工业株式会社(火炮部队)和东芝公司(电子设备)开始获得 M167 的许可生产。 在日本,该装置被命名为 VADS-1(火神防空系统)。

20-mm 高射炮 VADS-1kai
日本制造的 20 毫米高射炮获得了改进的雷达测距仪。 目前,大约三打用于保卫空军基地的20毫米日本防空“火山”已经升级到VADS-1kai级。 带有夜间频道和激光测距仪的瞄准和搜索电视摄像机已被引入到装置的硬件中。
40 毫米牵引式高射炮和自行高射炮
40 毫米博福斯 L60 自动防空炮是二战中使用的最好的防空武器之一。 由于其高战斗力、服役和作战特性,被许多国家的武装部队使用。

40-mm 高射炮 Bofors L60 处于收起位置
在美国,这种高射炮是根据许可生产的,名称为 40 毫米自动炮。 为了简化和降低生产成本,对高射机枪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改动。
该枪安装在四轮牵引车上。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从轮子上”进行射击,无需额外程序,但准确性较低。 在正常模式下,车架下降到地面以提高稳定性。 从行进位置到战斗位置的转换大约需要 1 分钟。 高射炮的质量约为2000公斤,由卡车进行牵引。 计算和弹药位于后面。
射速达到120发/分钟。 加载 - 手动插入的 4 个镜头的剪辑。 该枪的实用上限约为 3800 m,射程为 7000 m,重 0,9 kg 的破片弹丸以 850 m/s 的速度离开枪管。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敌方攻击机或俯冲轰炸机上击中 40 毫米碎片弹丸就足以击败它。 能够在 58 米距离内穿透 500 毫米均质钢装甲的穿甲弹可用于对付轻型装甲地面目标。
通常 40 毫米“博福斯”被减少为由 PUAZO 引导的 4-6 门防空炮。 但如果有必要,每个高射炮的计算可以单独行动。
在 1950 年代后半至 1960 年代初期,美国向日本转让了大约 40 门 60 毫米牵引式高射炮。 喷气式战斗机的特性迅速增加,很快就使它们过时了。 但在日本自卫队中,“博福斯”(L1980)一直使用到 XNUMX 年代初期。
与牵引式 40-mm 高射炮并行,日本收到了 35 ZSU M19。 这种车辆配备两挺 40 毫米机枪,安装在一个敞篷炮塔中,于 1944 年在 M24 Chaffee 轻型坦克的底盘上制造。 水平和垂直平面的引导 - 使用电动液压驱动。 弹药 - 352 发。 射速达到每分钟 120 发,对空中目标的射程可达 5000 m。

ZSU M19
按照二战的标准,高射自行火炮有不错的数据。 这辆重达 18 吨的车辆覆盖有 13 毫米装甲,可抵御子弹和轻碎片。 在M19高速公路上,加速到56公里/小时,崎岖地形上的速度不超过20公里/小时。
在德国投降前,向部队供应了少量自行高射炮。 这些机器并没有用于对抗德国航空。 随着敌对行动的结束,发布的 ZSU M19 并不多 - 285 辆。
配备 40 毫米火花的自行高射炮在韩国被积极用于向地面目标射击。 由于弹药在连发时消耗得非常快,因此用特殊拖车运输了大约 300 多发装在卡带中的炮弹。 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所有 M19 都退役了。 最不破旧的车辆被移交给盟军,其余的则被报废。
ZSU M19服役时间短的主要原因是美军拒绝使用轻型M24坦克,无法与苏联T-34-85作战。 取而代之的是 M19,ZSU M42 除尘器被采用。 这种与M19类似的带有防空武器的自行火炮是41年在M1951轻型坦克的基础上制造的。 战斗重量为22,6吨,该车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加速到72公里/小时。 与之前的型号相比,正面装甲的厚度增加了 12 毫米,现在船体的前额可以自信地容纳从 14,5 米的距离发射的 23 毫米穿甲弹和 300 毫米炮弹。
使用电力驱动进行制导,塔能够以每秒 360° 的速度旋转 40°,枪的垂直引导角度从 -3 到 +85°,速度为每秒 25°。 火控系统包括一个镜面瞄准器和一个计算装置,数据是手动输入的。 与M19相比,弹药装载量增加了480发。 为了自卫,有一把 7,62 毫米机枪。
“Duster”的一个显着缺点是缺少雷达瞄准具和中央防空电池火控系统。 所有这些都大大降低了防空火力的有效性。 在这方面,1956 年对 M42A1 进行了改进,将镜面瞄准具替换为雷达瞄准具。 ZSU M42 是一个相当大的系列;从 1951 年到 1959 年,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了大约 3700 辆。

ZSU M42,属于日本自卫队
1960年,日本购买了22架ZSU M42。 这些汽车由于其简单和朴实,受到了工作人员的喜爱。 “Dasters”一直运行到1994年87月。 并且更换了 ZSU XNUMX 型。
75-mm 高射炮 M51 Skysweeper
战后日本防空部队使用的最重的高射炮是美国制造的 75-mm M51 Skysweeper 自动加农炮。
75-mm 自动高射炮的出现是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高射炮射程从 1500 米到 3000 米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造一些中等口径的高射炮似乎很自然。
战后时期喷气式战斗机发展速度非常快,美国陆军司令部提出要求,新型高射炮架应能应对飞行速度高达1600公里/小时的飞机。 h 在海拔 6 公里处。 然而,随后,被发射目标的最大飞行速度被限制在 1100 公里/小时。
由于目标飞行速度高,需要在远射程内确保可接受的破坏概率,75年投入使用的1953毫米高射炮系统包含了多项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当时。
当被发射的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声音速度时,手动输入目标参数数据是绝对无效的。 因此,在新的防空装置中,使用了搜索和制导雷达与模拟计算机的组合。 相当笨重的设备与 75-mm M35 旋转炮的火炮单元相结合。
带有抛物面天线的雷达安装在炮座的左上方。 提供最远30公里空中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引导是通过电力驱动进行的。 该枪有一个自动远程保险丝安装器,显着提高了射击效率。 高速空中目标的有效射程 - 高达 6300 m。垂直瞄准角:从 -6 ° 到 + 85 °。 使用特殊装载机自动补充射击期间的枪支弹药。 实际射速为 45 发/分钟,这是该口径拖曳式高射炮的绝佳指标。
在同级别中出现 75-mm M51 高射炮时,它在射程、射速和射击精度方面无与伦比。 同时,复杂且昂贵的硬件需要合格的维护,并且对机械应力和气象因素非常敏感。
枪的机动性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转移到战斗位置相当麻烦。 在收起位置,高射炮用四轮小车运输,到达射击位置后,它被降低到地面并搁在四个十字形支架上。 为了达到战备状态,需要连接电源线并预热制导设备。 由汽油发电机供电。
75-mm 高射炮具有很高的战斗特性,给他们的计算带来了许多问题。 第一阶段操作的电真空装置上的精密雷达设备往往经不起强大的后坐力,在打了十几枪后就失灵了。 随后,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但 M51 的安装从未在美国军队中流行过。
75-mm 自动高射炮的可靠性和机动性问题通过将它们与 90-mm 和 120-mm 高射炮一起放置在固定的资本位置而得到部分解决。 然而,美国的 M51 Skysweeper 服务是短暂的。 MIM-23 Hawk防空系统出现后,美军放弃了75毫米防空装置。
1959年后,驻日美军将用于掩护空军基地的75毫米高射炮转移给自卫队。 日本高度赞赏M51装置。 直到 1970 年代下半叶,大约有两门半打这些枪在重要设施周围处于戒备状态。
而且,日本在设计一种“防空坦克”时,本应取代部队中过时的ZSU M42,使用带有新型雷达制导系统的75-mm M35自动旋转炮作为主要武器的可能性是被视为可能的选择之一。 这种防空自行火炮的火力,在必要时,可以有效地用于对付敌方装甲车和登陆艇。 然而,后来更倾向于使用 35-mm 突击步枪,它在向快速移动的低空目标射击时提供了很高的破坏概率。
35 毫米牵引和自行高射炮
到 1960 年代初,很明显 40 毫米牵引式和自行式高射炮不再满足现代要求。 由于原始瞄准装置,日本军方对 40 毫米“博福斯”的射速和击中目标的可能性不满意。
1969 年,日本购买了第一批牵引式双联 35 毫米欧瑞康 GDF-01 高射炮。 它可能是当时最先进的高射炮,它成功地结合了高精度、射速、射程和高度。 35-mm 高射炮的许可生产是由日本工程公司 Japan Steel 建立的。
战斗位置拖曳的35-mm高射炮的质量超过6500公斤。 空中目标的瞄准范围 - 高达 4000 m,达到高度 - 高达 3000 m。射速 - 1100 rds / min。 充电盒容量为124发。
为了控制四门防空连的火力,使用了射程为 15 公里的 Super Fledermaus FC 雷达系统。
1981 年,日本高射炮部队收到了升级后的 35 毫米 GDF-02 高射炮和改进的火控雷达,由日本三菱电机公司生产。
成对的 35 毫米高射炮通过电缆线与防空火控站相连。 它的所有设备都位于一辆拖车内,车顶装有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旋转天线、雷达测距仪和电视摄像机。 两个服务站的人可以在没有炮兵参与的情况下远程将高射炮对准目标。
自卫队 35 毫米牵引式高射炮的服役于 2010 年结束。 在退役时,有 70 多台双胞胎机组在服役。
1970 年代后半期,自卫队司令部认定美制 M42 Duster ZSU 已过时,此后批准了有前途的防空自行火炮的技术要求。 到那时,日本已决定几乎完全放弃购买外国武器,从而刺激本国国防工业的发展。
三菱重工被选为承包商,该公司在国防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 根据职权范围,承包商公司应该在履带式底盘上建造一个自行式防空火炮,并配备一套无线电电子装置,可以搜索和射击目标。
在经过选项后,74 型坦克被选为底盘,该坦克自 1970 年代中期开始生产。 防空自行火炮和基础坦克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新设计的两人炮塔和两支 35 毫米欧瑞康 GDF 突击步枪。 旋转炮塔允许您以 -5 到 + 85° 的垂直瞄准角向任何方向射击。 弹道特性和射程对应于牵引式 35-mm 高射炮 GDF-02。 环绕和目标跟踪雷达的天线位于塔的后部,可提供 18 公里范围内的探测和 12 公里范围内的目标跟踪。

ZSU 在点火位置的质量为 44 吨,柴油容量为 750 升。 从。 能够提供高达 53 公里/小时的高速公路速度。 动力储存为300公里。 机箱的保护位于基础底盘的水平。 该塔有防弹预订。
1987 年,高射自行火炮以 87 式的名称投入使用。由三菱重工和日本钢铁厂联合进行批量生产。 总共向客户交付了52辆汽车。 目前,防空部队大约有 40 辆 87 型 ZSU,其余的已经注销或转移到仓库。

ZSU 87 型处于收起位置,雷达天线折叠
在射击特性方面,87式相当于德国的ZSU Gepard,但在雷达设备方面则超过了它。
目前,87式ZSU已不再完全满足现代要求,长期运行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所有高射自行火炮退役或需要大修。 然而,未来对 87 式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造是不合理的,因为这台机器是在过时的 74 式坦克的基础上制造的。
因此,我们可以期待在现代履带底盘上配备导弹和大炮武器的新型日本自行高射炮的出现。
待续...
- 林尼克谢尔盖
- 本系列文章:
美国战略轰炸机对日本的行动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美国航空对日本群岛采取的行动
日本小口径高射炮
日本大中型高射炮
单引擎日本战斗机打击远程美国B-29轰炸机
重型双引擎日本战斗机与美国轰炸机
信息